五位一体
【本课主题】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十九大报告关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论述
【主讲嘉宾】
梅敬忠,中共中央党校文史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文字实录】
“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涵,其中,第七个“坚持”即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想把握这个体系的精髓,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那么,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报告又在具体措施层面上,进行了精辟阐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我们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这就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功夫。
要抓基础、抓根本。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而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并且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才能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精辟定位。我们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就有了灵魂的引领。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就是要从提高人民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着手。那么,具体步骤是怎样呢?
首先,我们要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第二,要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四德”建设,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还应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第三,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这对抵制腐朽落后文化的侵蚀,效果显著。
第四,我们还要大力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努力强化“三大意识”,即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
可以看出,这些论断,言简意明,每句话背后,都有丰富厚重的内容支撑。比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即是强调要从千秋大业高度,强化对青少年人的培育和塑造,所谓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多管齐下,持之以恒,必见成效。
又比如,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这里包含着如何端正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问题,如何有效发挥中华文化在浸润人心涵养人格方面的独特功能。还有,如何“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这有待我们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入研读,真正做到学懂、弄通、做实。对“中国梦”的理解,也要随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而不断深化,以丰富其文化内涵。
此外,还有“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努力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这是将不易把控的道德观念,上升到制度文明的高度。“制度化”三字,大有深意。而今,诚信建设法制化,志愿服务制度化、规范化,正在切切实实地加以落实,一步一个脚印行稳致远,这样才能避免口号化、空泛化。我们决不能让“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成为一句难以兑现的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