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共建“一带一路”十周年·名家访谈】
编者按: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于近日举行。十年来,“一带一路”倡议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发展为精谨细腻的“工笔画”,已经成为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最大规模的国际合作平台,成果有目共睹。为此,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薛力访谈“一带一路”研究的权威专家,从不同角度梳理共建“一带一路”的成果。为配合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召开,光明网将于近日分别刊发,以飨网友。
访谈对象:赵磊,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访谈人员:薛力,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
薛力:中国推出“一带一路”的原因是什么?
赵磊:从外部来讲有一个比较大的节点就是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美国提出重返亚太战略,所以当时有学者提出了西向战略,不是说西向战略就是“一带一路”,但可以看出那时候战略上在思考突围。当时,东部压力更大,所以从西部连接欧亚大陆,找一个战略缓冲。
从国内来讲,一个是要将改革开放的末梢变成新时期对外开放的前沿。因为34个省(区市)确实发展程度不一样,落差大的在西部,所以要将末梢变成前沿。为什么在中亚提出?其实讲的是中国西北部省怎样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过去对外开放是西部到东南沿海再出去,现在西部可以东西两向,即向大西洋、太平洋同时开放。
还有一个国内原因,跟习近平总书记本身的履职经历有关。他在福建工作17年,在浙江工作5年,这两个省份恰恰是中国对外开放最典型、最成功的省份。他在福建时就讲过一句话,叫“飞洋过海的艺术”,可以说是“一带一路”的雏形。
薛力:您对“一带一路”十年发展有什么整体评价?
赵磊:“一带一路”是观察中国的放大镜与显微镜。整体评价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第一,有序推进,内外统筹,节奏感强。从2013年提出到现在,几乎每一年都有同“一带一路”相关的大事件,即使在三年疫情期间。比如召开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举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举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级别视频会议,等等。许多人认为“一带一路”变冷了,或者时冷时热。我的观察体会则是,过去十年中,“一带一路”每年都不是冷词,都是个热词。高峰论坛每两年一届,但博览会每年都有,体现出很强的节奏感。几乎每一届高峰论坛前,习近平总书记都要参加“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
节奏感强还表现在表述上,过去讲五通,发现外国朋友不容易记住,后来在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的时候有新的表达叫三个联通: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标准软联通,同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这个好记,外国人也容易形象地记住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
第二,问题导向。刚开始很多人把“一带一路”简单理解为对外援助。2018年成立了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相关理念从“对外援助”提升到“发展合作”,真正同国际社会对标。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的重要职能是:更好服务国家外交总体布局和共建“一带一路”等。
第三,一些标志性项目落地,可以“以例服人”了。目前说服力比较强的案例,首先是中欧班列。当然也出现过恶性竞争,但逐渐出现了品牌班列。所有新出现的东西都会有野蛮生长的阶段,但逐渐就会优胜劣汰。现在中欧班列涌现出不少的品牌,“渝新欧”“蓉新欧”现在合并为中欧班列(成渝)号,此外,“义新欧”“汉新欧”“郑新欧”“长安号”等也都各有特点。在技术合作方面,国家电网在巴西的美丽山特高压直流输电项目,是世界上输送距离最长的±8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它将巴西北部的清洁水电源源不断地输送至东南部负荷中心,为巴西打造了一条“电力高速公路”。河北钢铁在塞尔维亚的斯梅代雷沃项目,是成功的产能合作项目。中远海运在希腊的比雷埃夫斯港项目有利于进一步夯实同中东欧国家的关系,务实推进中欧陆海快线。
第四,推动一级学科建设。很多学者要感谢“一带一路”建设,它联通世界,真正打开了国人了解世界的窗口,也打开了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没有“一带一路”,相信很多人不会主动去中东欧。那个时候,中国同很多国家都没有直航。而且“一带一路”推动了好多一级学科建设,比如说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区域国别学一级学科。
此外,共建国家整体上对“一带一路”的评价我个人感受还是不错的,疫情前我去意大利、英国、以色列,这些国家的评价都可以。但疫情三年后评价确实出现了分化。
一个很好的评价是我到阿联酋开会的时候,有一个菲律宾的专家说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给世界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是不同于美欧的新选择。美欧方案有很多的严苛要求,附带政治条件,而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另外一种选择,就是基础设施带动经贸发展,互联互通取代单向植入。
另一个例子是,2016年我到波兰开会,一位波兰前总理也给予高度评价,“一带一路”有效地促进欧洲同亚洲的贸易,原来靠海运,但时间漫长。这一倡议对中东欧国家有益,特别是对不靠近海洋的国家。
“一带一路”到最后回归常态就是市场竞争的问题,政府是引导,企业是主体,要让企业有成就感,企业自身觉得有价值就会去做,要提升中国企业国际化能力,提升中国企业的全球竞争力、塑造力。
薛力:“一带一路”推出后中国的外交政策有哪些变化?
赵磊: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总目标,“一带一路”是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实践,中国外交彰显“知行合一”。
过去我们讲中国外交布局时常说“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现在这个话讲得少了,(因为)这十年中国的多边外交前置了。过去都是国与国的、点对点的,现在“一带一路”倡议多是通过机制化的方式推进,中国越来越善于利用多边方式推动国际合作。除了高峰论坛,还有中亚峰会、厦门金砖会晤、杭州G20、上海亚信峰会等,在多边外交中我们有很大的成就感。过去我们常讲影响力、感召力,很少讲塑造力,今天“一带一路”就体现了中国外交的塑造力。中国项目在国外一个个已经实现了功能化。港口、园区这是点,中欧班列是线,最后带动区域、次区域的联动发展,这是点-线-面,体现了塑造力。
薛力:推出“一带一路”后中国的国家形象发生了哪些变化?
赵磊:过去中国离世界比较远,现在中国离世界很近,因为有“一带一路”。“一带一路”这个话语概念讲了十年,外国议会要讨论,联合国要讨论,企业家要讨论,各国老百姓要讨论,未来还会讨论,我觉得这就是中国离世界越来越近了,中国的形象更具象了。
2023年春,我问乘坐中老铁路来北京的老挝小朋友,在他们看来什么是“一带一路”?孩子们回答:“一带一路”意味着朋友,他们可以离开家乡来到更大的世界,遇见更多的朋友。
薛力:“一带一路”十年来碰到的主要挑战有哪些?
赵磊:第一,应该有一个专门研究“一带一路”的学科——“一带一路”学,甚至需要成立国家级的“一带一路”研究院。“一带一路”最需要的是智慧支撑。“一带一路”研究院和“一带一路”学这两个东西始终没有落地,导致“一带一路”的新鲜供给不足。研究“一带一路”就这么几个人,而且还在萎缩,十年前参与这个事情的同志好多都退休了。研究团队少,不稳定,而且后期很多人又不研究了,“新鲜血液”不够。
第二,现在全球环境变差,企业走出去的意愿出现了分化。总体感觉,有不少企业对海外项目变得更加谨慎,往往等“条件成熟”,这样会错过好项目,会错过国际化的窗口期。企业应看到风险,更应看到机遇,水深、浪急、风大的地方,有好鱼;好企业都是逼出来的,最差的时代,往往也是最好的时代;在办公室讨论机遇,越讨论越是“一筹莫展”,走在路上反倒是“柳暗花明”。
第三,最难、最缺乏的就是软联通和心联通项目。比如云南文投在柬埔寨的一个演艺项目《吴哥的微笑》,始终没有升级。它不能算是好项目,但是没有更好的项目前还是要将之完善。原因还是缺企业家精神,企业很容易自我满足,没有再往精深做的动力。“一带一路”不缺产品,缺精品。
第四,“一带一路”还有一个挑战就是“时冷时热”。都是在举办高峰论坛的时候,很多人都搞“一带一路”、蹭热点,一结束后就回归常态,又变冷了。
第五,中东欧地区遭遇挑战,但是中东欧合作没有散架。很多关键国家、核心国家还是支持“一带一路”。不要老看那些淘气的孩子,要看好孩子、好伙伴。“一带一路”也是交朋友的过程,哪些国家可交,要心中有数、要持续深耕。
薛力:对下一步推进“一带一路”有什么建议?
赵磊:一句话,政府引导、企业主体、智力支持,朝着多边机制化道路走。就企业而言,中国企业和欧美企业相差在哪里?欧美企业在整合全球资源,而不少中国企业走出国门的意愿都不强,他们认为“国内市场那么大,干嘛要出去”。很多企业只做内循环,放弃了外循环,导致自我“脱钩断链”。中国企业不仅要走出去、走进去,更要走上去,不仅要产业化、品牌化,更要国际化。过去四十五年中国成功的一大关键是经济上积极融入世界,“一带一路”就是顺应了这个规律。
薛力:智库和高校如何参与“一带一路”。
赵磊:过去成立了好多“一带一路”的智库,良莠不齐,甚至很多半路夭折的,当时不少机构成立的目的实际上是要资金、要关注、要项目。这个是不对的。“一带一路”本身值得持续研究,要避免一哄而上、一抢而光、一哄而散。
“一带一路”研究要进行大量的国际调研。怎么样识别这十年哪些“一带一路”智库真的发挥了作用,要看有没有权威的调研报告,有没有外国专家援引你的研究报告。过去的中国智库更多的是内参导向,但研究“一带一路”的智库一定要有高质量的公开报告,甚至是中外联合研究的报告。比如说跟德国人、哈萨克斯坦人、波兰人联合研究。我们讲“一带一路”中欧班列的积极贡献,经常援引世行的一份报告。这份报告是疫情之前出的,现在还在引用。中国智库同欧美智库能不能合作研究“一带一路”、联合发布报告?值得考虑。因为这会改变国际舆论界、学界对“一带一路”建设的认知。
(访谈时间:2023-08-17中午;访谈地点:星巴克北京瑞士公寓店;录音稿整理:重庆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苗蓓蕾;录音校对:薛力研究员;本文经受访者审定。)
相关阅读
专访于洪君:“一带一路”是史无前例的公共产品,引领不同文明的交流融合
专访王辉耀:民营企业、跨国公司和华人华侨是“一带一路”的三大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