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教育机制优化、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科技创新、文旅消费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石伟平:以教育机制优化为抓手统筹协同创新】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名誉所长石伟平表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要以综合性的视野全面审视教育问题。以协同创新破解教育体系割裂化难题,以教育机制优化为抓手统筹协同创新。一是优化招生考试机制。为更多学习者提供学习选择权与自主权,通过创新“知识+技能”的考试方式让更多职业教育轨道的学生获得接受本科层次高等教育的机会;通过面向特定人群的招生考试让更多有技能学习需求的社会人士获得接受职业继续教育的机会;通过重点考察社会实践经验的方式为更多社会人士提供接受高等继续教育的机会。二是优化学分互认机制。构建国家资格框架,建立系统的学分银行制度,允许学习者通过自学、在线学习与课堂学习等方式获得学分。三是优化课程衔接机制。根据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的能力序列设计模块化课程体系,学习者可以根据学习的需要自由选择所需要的课程模块。四是优化弹性学习机制。帮助学习者超越特定学习时间与场所的限制,实现随时随地的学习。五是优化资源共享机制。推动不同类型院校主动打开大门,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交流与互通。六是优化产教融合机制,培养满足人力资源市场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
摘编自《光明日报》
【韩锡斌、杨成明:全面推进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韩锡斌、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后杨成明认为,信息技术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正重塑劳动力市场人才需求的结构与规模。采取有效的推进策略对全面实施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树立理性发展观,将职业教育数字化落实落地。立足当前数字化发展成就与挑战的全方位考察,基于新时期职业教育实现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需求,在国家、地区和职业院校不同层面制定具有前瞻性、实用性、可分步实施特征的数字化行动方案;立足不同地区产业经济数字化方向与水平以及不同地区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基础的差异,确保数字化落到实处、产生实效;立足国家、地区、学校、专业、课程与教学多个层面和教学、学习、管理、服务、生活等多方面,制定涵盖多方面协同实现的数字化整体行动策略。要抓住职业教育数字化的实践要点,实施多主体协同的推进策略。对于职业院校而言,要通过教学理念、教师教学能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环境的数字化,全方位推进教学数字化,创新教学模式,持续提升数字时代人才培养质量。加强数据治理能力,促使职业院校的教育服务从单一服务向系统服务转变,将新一代信息技术全方位融入数字校园建设。对于职业教育师生而言,需要培育学生信息素养、数字化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
摘编自《中国教育报》
【谢文新: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员表示,科技创新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一个关键变量,各主要国家纷纷把科技创新作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要从几方面入手推动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制度支撑是基础,是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良好环境的关键一环。科技创新制度建设着力要解决的是体制机制瓶颈。这就需要一方面要优化政策环境,加强和完善政府科技管理职能。另一方面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要持续优化人才生态环境,不断增强对科技创新人才的吸引力。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高收益是科技创新人才集聚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不仅要培养和引进人才,还要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和用人机制;要大力弘扬创新创业精神,培育包容性创新文化。科技人才是关键,要以党管人才为核心,营造爱才惜才重才的社会氛围。继续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社会氛围;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更好发挥企业创新主力军作用。要以企业为核心构建科技和产业之间互融互通的桥梁纽带;要充分发挥金融的支撑作用,为科技创新注入源头活水。要破解科技型企业融资瓶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实现科技、金融和企业的多赢,构建多层次、差异化、专业化、普惠化的金融支持服务体系。
摘编自《深圳特区报》
【马聪玲、滕菲菲:把握文旅消费新热点,提振国内消费信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旅游休闲研究室副研究员马聪玲、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硕士滕菲菲认为,文旅新业态是产品创新和产业融合的重点领域,也是国内消费升级的重点领域,但当前在供给等方面仍存在着掣肘消费需求复苏的因素。因此要多措并举激发复苏动能。创新产品,提升消费环境,以文旅消费服务为契机,推动国内消费需求的全面复苏。首先,精准把握游客新需求和消费新动向,不断创新和丰富旅游产品体系。把握疫情对旅游消费需求的滞后作用和对旅游消费行为的改变,区分短期因素和长期因素,及早进行布局。可将产品朝年轻化、安全、高质量的方向发展。把握当前与“新国潮”“乡愁”相关的消费趋势,挖掘、盘活村落中保留的传统文化、传统习俗、传统物产等,丰富露营地的旅游业态,助推旅游市场朝着多元化、品质化方向发展。其次,推动多要素融合,利用科技赋能,不断延伸文旅产业链条,提升高质量供给能力。立足挖掘旅游目的地的独特文化价值,聚焦全局,积极调动目的地范围内促进文旅消费的要素。擅于运用数字技术,利用科技赋能文旅消费,创造更丰富的数字文旅消费场景。最后,完善公共服务和行业服务标准,构建文旅消费的支持保障体系。以文旅消费都市圈为龙头,以乡村文旅为重要节点,带动区域消费升级。加强对文旅消费示范城市和试点城市的分类研究,严格评估经济基础、创新能力、城市功能等客观条件,深度挖掘当地文旅资源,提升城市形象。
摘编自《广州日报》
(光明网记者 王晓秋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