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
【本课主题】
中国文化和而不同的包容精神
【主讲嘉宾】
韩星,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社会兼职有:国际儒联理事及教育传播普及委员会副主任、中华孔子学会理事、孔子文化全球传播委员会专家顾问团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儒教研究中心学术委员等。主要从事中国思想文化史、儒学、国学研究,先后参与过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早期文字与文化研究”(2005-2008)《儒释道三教关系史研究》(2012-2016)等科研项目,先后在《哲学研究》《孔子研究》《社会科学战线》等刊物发表论文上百篇,出版有《先秦儒法源流述论》《儒法整合:秦汉政治文化论》《孔学述论》《中国文化通论》《儒家人文精神》《儒教的现代传承与复兴》《儒学新诠》等,主编《中和学刊》《中和丛书》《国学论衡》等。
【观点摘编】
先秦时期的中国曾有过著名的“和同之辩”,最终形成了中华文化崇尚“和而不同”的价值观。孔子在其思想的不同层面贯注了“和而不同”的观念。如在处理社会关系上,“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群而不党”“周而不比”“泰而不骄”。在政治上也主张“和而不同”,他的主导思想是“为政以德”,但又主张恩威并施,德刑兼用,宽猛相济,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政治上的“和”。在处理民族关系问题上,他继承夏夷之文化差距,又注意对少数民族平等相待,发现周边文明长处,提倡进行文化交流,促进民族和睦。基于“和同不同”理念,中国文化自古以来就善于吸收世界各族文明的优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