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贾永飞(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智库中心研究员)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创新取得历史性成就,科技实力不断跃升,国家创新体系不断完善,为科技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但也应当看到,当前我国科技创新组织化协同化程度还不高,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还不够,科技成果转化率、创新生态开放程度仍有一定提升空间。进入新发展阶段,面临新的发展形势,应从四个方面发力,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健全新型举国体制
提高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应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强化党和国家对重大科技创新的领导作用,加强重大科技问题的战略规划、顶层设计、系统部署,重点把握科学研究的战略性、规律性、方向性、全局性。
应构建各类创新主体紧密协同、创新资源优化配置、创新战略协调统一、市场机制有效发挥的新型举国体制,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从根本上解决制约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关键问题。
重大科技创新任务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引领性、颠覆性等特点,且科研经费投入大、攻关周期长、涉及创新主体众多,需要集中战略科技力量,优化科技创新组织机制,有效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例如,对高端芯片、农作物种子、基础原材料、工业软件等国家急迫需求和战略需求的重点任务,借鉴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重大国家战略任务的组织方式,建立集中组织攻关的模式,构建协同攻关的组织运行机制,跨部门、跨区域、跨学科高效配置科技力量和创新资源,开展“大兵团”网络式联合攻关,形成全国科技创新“一盘棋”;对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前沿技术领域应侧重支持前端研究,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让它们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承担“出题者”“答题者”“阅卷人”的角色,要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动企业成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发展的主体。
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水平
提高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应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
应形成基础研究持续稳定投入机制,把加强高质量的科技供给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针对我国原始创新能力相对薄弱,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被“卡脖子”的现实,要进一步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坚持目标导向与自由探索相结合,允许科研人员自由畅想、大胆假设、认真求证。针对基础研究自主探索领域和方向设置“自由探索区”,针对关键技术攻关领域和方向设置“集中攻关区”,针对战略性新兴技术、未来技术交叉融合领域和方向设置“交叉融合区”,探索“三区”联动的科研创新组织模式,增强原始创新能力。
要将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建立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深度融合机制,面向产业需求联合开展科研攻关,改造升级优势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畅通科技成果转化的通道,建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实验开发和成果转化的全链条服务体系,充分激发科研人员积极性,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打通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发展的“最后一公里”,实现创新链和产业链的精准对接。
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
提高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应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化融合发展是一个综合性系统工程,涉及到不同的学科领域和专业方向,需要坚持系统观念。
一方面,要建立与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相匹配的学科体系,科技创新离不开人才,人才培养离不开教育,围绕科技发展新趋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不断优化高等学校学科体系,大力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建立学科与产业良性互动、有机协同的深度融合发展机制,打通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创新链条,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
另一方面,要建立与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相匹配的专业体系,当前我国面临新的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要深化职普融通、科教融汇、产教融合,打破教学与科研边界,让人才培养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探索新的专业方向和应用场景,学校要在专业组织方式、专业课程设置、实训实践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科学研究范式等方面与产业密切对接,建立与市场需求相适应、同产业结构相匹配的专业体系,构建“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开放协同育人机制。
完善科技对外开放机制
提高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关键在于完善科技对外开放机制,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进科技创新,营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首先,要用好全球创新资源,积极融入全球创新体系,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脑科学等领域,前瞻谋划国际性大科学装置和大科学工程,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建立开放开源的创新生态系统。
其次,要加强国际化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科技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机制。引导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主动对接国际创新资源,打造全方位、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格局,持续深化政府间国际科技合作,加大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开放共享力度,扩大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创新资源共享范围,开辟国际合作新渠道,建立合作交流机制,实现创新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
最后,应加强科技安全及风险防范意识,构建安全可控的科技创新生态体系,增强科研创新生态的韧性和灵活性,不断完善科技安全制度,加快建立科技安全预警体系和风险防范机制,在开放的环境中保护国家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