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向着科技强国加速迈进。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科技创新”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加快推进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开放环境建设
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环境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必然要求。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党委书记、研究员刘冬梅,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国际科技关系研究所研究员卢阳旭在《学习时报》撰文指出,新时代我国加快推进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开放环境建设,一方面要坚持目标导向,确保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的战略定力;另一方面要坚持问题导向,善于抓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提升工作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一是着力提升科技领域对外开放政策的体系化能力。全面梳理、评估科技领域对外开放政策,确保相关政策符合中央改革精神和战略部署;瞄准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建设国际化科研环境、参与和引领全球科技治理中存在的堵点、弱点和空白点加强政策优化工作;探索建立科技创新开放政策环境监测与评估机制,提升政策体系围绕形成全球竞争力进行持续迭代和动态优化的能力。二是着力打造一批科技创新开放合作高地。进一步加强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对外开放力度,强化它们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链接全球科技创新资源方面的作用。支持有条件的地区面向“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开展国际科技交流合作。三是着力加强各类行动主体开展国际科技交流合作、集聚全球创新资源的能力。大力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营造国际化的科研和教学环境,增强对全球高水平科研人员和高潜质留学生的吸引力;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便利数据跨境流动、提高外资在华开展股权投资和风险投资的便利性,加大支持外商投资设立研发中心的力度。四是着力优化支撑科技创新开放合作的社会文化环境。要坚定创新自信和文化自信,理性看待开放与安全、中国与世界之间的关系,将开放作为中国创新文化的鲜明标识,持续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不断吸收其他文化中的优秀成分。【详情】
培育创新文化,营造科技创新浓厚氛围
科技发展和科技人才成长,离不开创新文化的滋养。周丹在《人民日报》发文表示,培育创新文化,应保持一个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文化氛围,不以权威压制人,不以名望排挤人,不以资历轻视人,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让全社会的创新意识竞相迸发、创造活力充分涌流。培育创新文化,要充分尊重规律,给予科技工作者足够的耐心和空间,鼓励自由探索,包容挫折和失败,这样才能推动其勇攀科技高峰,在科学研究中到达光辉的顶点。另外,培育创新文化,需要观念的支撑,也呼唤制度的保障。要适应我国科技事业新的历史方位、发展要求,破除制约科技创新的制度藩篱,形成鼓励大胆创新、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的良好环境。完善科普机制,提升全民科学素质,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浓厚氛围。完善创新领域法律法规,规范创新行为,保障创新权益,推动科技向善,促进创新更好造福社会、推动发展。【详情】
打通堵点卡点,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是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也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迫切需要。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刘诚在《经济日报》撰文指出,实践中,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还存在着一系列堵点卡点,需要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多方共同努力、协同共进,在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培养创新人才、完善支撑体系等多方面着力,提升整体创新效能。一方面,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建立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机制,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构建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机制;支持企业主动牵头或参与国家科技攻关任务。另一方面,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大力发展专业技术服务、技术推广、技术咨询、技术孵化、技术市场、科技评估等科技服务业,积极引导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和科技创新;建立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技术转移中心、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等,逐步形成技术转移转化网络,加大科技成果数据开放共享,建立科技成果项目库、需求库,实现科技产业供需精准对接。同时,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建立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密切合作,面向产业需求联合开展科研攻关、协同培养科技人才,推动企业主导的产学研融通创新。【详情】
强化统筹联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拔尖创新人才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华东师范大学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与战略研究所研究员程涛在《科技日报》刊文表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可从目标、内容、评价等方面进一步优化,打好“组合拳”,强化统筹联动。一是在目标上,要将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结合。在培养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并激发每个学生的天赋潜能、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宜的成长环境和自主发展空间。同时,要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展新质生产力等紧密结合,确保拔尖创新人才能够在智能制造、新材料等国家急需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经济社会的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贡献力量。二是在内容上,要突出知识、能力与素养相融合。高校既要通过完善课程体系,深化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强化跨学科知识融合、培养创新思维与科研能力等,又要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从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高尚的品德、坚强的意志、奋斗的精神等方面进行课程内容优化和方式创新。三是在评价上,要体现显性评价与隐性评价相统一。显性评价以其结果性指标的可操作性,为拔尖创新人才提供了清晰的评价标准和目标导向。而隐性评价则更加注重个体的内在潜质和创新能力,有助于全面展现拔尖创新人才的多元特征。【详情】
(光明网记者 赵宇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