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制度建设、立法领域改革、理论和制度创新、国际关系研究、中国宏观经济态势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李忠杰: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进一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学术顾问李忠杰表示,重视和加强制度建设,是我们党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重要认识和结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制度建设为主线,继续完善和发展各方面制度机制,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筑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创新重要制度”。这三种不同类型的制度,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基本框架,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制度建设的重点。根本制度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本质内容和根本特征,起着奠基础、定方向、管全局的作用。根本制度是不可动摇、不可改变的,改革的目的是进一步筑牢其根基,使之更为稳固。基本制度体现了根本制度的内在规定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基础,是我们党在长期执政实践中探索创立的治国理政的主要制度。我国基本制度集中体现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优势,要通过改革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使制度优势更鲜明更显著展现出来。重要制度上连着根本制度、基本制度,下接着各种具体的体制机制、程序规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坚持和完善现有制度,从实际出发及时制定一些新的制度,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摘编自《人民日报》
【付子堂:全面深化立法领域改革,推进中国式法治现代化】
西南政法大学教授付子堂指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必须全面贯彻实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协同推进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改革,并将“深化立法领域改革”作为独立一节进行系统部署。立法是法治建设的重要一环,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必须深化立法领域改革。深化立法领域改革,首先需要进一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化立法领域改革,推进高质量立法,就要进一步完善立法工作格局,坚定不移坚持党对立法工作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人大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积极主动服务改革发展大局。其次,推进高质量立法,必须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以立法规划为例,坚持立法决策与改革决策相互促进、精准衔接,善于提早谋划,统筹研究哪些法规项目可以推动生成为改革项目,在需求挖掘和项目生成上争取主动,多从立法层面推出一些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举措。同时,深化立法领域改革,推进高质量立法,要求在立法内容上注重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创制性立法,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不断推动法律体系的现代化与国际化,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需求;在立法程序上要求健全完善提高立法质效制度机制,优化立法职权配置,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最后,深化立法领域改革,推进高质量立法,要求探索区域协同立法,整合区域制度供给,建立健全相对统一、衔接、稳定的法律法规制度,以立法方式有效破解区域发展中的共性问题,进而推动区域资源和优势高效整合,形成公平、协调、开创、共赢的发展格局。
摘编自《光明日报》
【王虎学:在解决实践问题中深化理论创新、推进制度创新】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王虎学认为,理论因创新而富有生机,制度因创新而更具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与巨大优越性,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其具有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能力。面对社会实践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深刻把握我国发展要求与时代潮流,坚持在解决实践问题中推进制度创新,从而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在解决实践问题中深化理论创新、推进制度创新,一方面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坚持守正创新,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原则之一。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面对时代矛盾、问题与挑战,坚持在解决实践问题中深化理论创新、推进制度创新尤为重要,同时要以持续的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引领实践发展。另一方面必须坚持“两个结合”。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结合”本身就是创新,同时又开启了广阔的理论和实践创新空间。“第二个结合”让我们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动,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
摘编自《经济日报》
【王明进:以优良文风构建构中国自主国际关系知识体系】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明进认为,当下国际关系研究的文风受到外部环境和作者个人修养两方面的影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首先,论文篇幅冗长,缺乏原创性思想,甚至有背离学术初衷的倾向。其次,论文食洋不化的现象依然存在。一些作者把西方理论当成“尚方宝剑”,亦步亦趋,甚至炒作西方学者抛出的一些概念,并因此陷入西方的话语陷阱。再次,论文“包装”精致,“学究腔”明显。拿一些理论或者艰涩的学术概念过来“装样子吓人”“以艰深文其浅陋”,这就说明理论运用出了问题。最后,重视西方学者的知识生产,忽略中国学者的知识贡献。这种情况往往没有立足中国的国情,缺少学术研究的中国视角。此外,国际关系类期刊在文风建设上还存在文章“八股化”、选题过于强调热点、重视大国或大国关系而轻视中小国家等问题。当然,上述问题的存在,功利因素作祟也是不容忽视的原因。文风是期刊编辑素养、期刊品位、学术质量的风向标和晴雨表,关乎学术话语的守正与创新,以及期刊编辑的规范度和执行力。改进国际关系期刊论文文风,需要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建设。第一,树立优良的学风。学术期刊要助推学界形成文风朴实的学术研究风气,推出能够击中问题要害、解决关键问题的学术研究成果,形成理实结合、知行合一的文风。第二,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合理的学术评价体系。要严肃检视现有学术评价体系的利弊得失,摒弃因片面追求影响因子和论文转载量等因素而造成的种种乱象,构建科学合理的学术评价体系,使学术论文的发表回归其初衷。第三,立足国情,助力建构中国自主的国际关系知识体系。在吸收西方国际关系研究的优秀成果的同时,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际关系研究中的应用,立足中国外交的鲜活实践,开展中国特色的自主知识体系建构。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报》
【闫坤、汪川:宏观政策持续发力,增强中国经济增长内生动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税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闫坤;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汪川表示,2024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延续恢复向好态势,运行总体平稳。从国际视角来看,国际贸易稳步回升,带动进出口质量持续提升。从国内来看,宏观政策力度不断加大,政策效果逐步显现,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传统与新兴动力加速转换。同时也要看到,当前外部环境错综复杂,国内有效需求依然不足,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仍需巩固。展望下半年,宏观经济将呈现两大特征。第一,内需主导经济增长,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明显。一方面,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支持下,家电消费预计将有更佳表现。另一方面,服务消费仍具增长潜力。年轻消费群体的不断壮大将带来较强的出游、娱乐等消费需求。数字技术的发展将推动更多定制化、个性化服务需求的增加。第二,基建与制造业投资持续较快增长。下半年,面对复杂的宏观环境,应以深化改革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在政策层面,应以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目标,发挥新兴产业的增长溢出作用;宏观政策应充分释放内需,在多渠道多举措稳增长的同时,注重防范风险。财政政策方面,要通过调整中央地方财权事权划分,增强地方财政稳定性;货币政策方面,推动货币政策调控的转型升级,使得货币政策在实现稳增长目标的同时,实现更为灵活的调控。
摘编自《经济参考报》
(光明网记者 刘梦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