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质量强国建设、新质生产力、全国统一大市场、“两个毫不动摇”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刘虎沉:质量强国建设助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刘虎沉表示,质量强国建设是立足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能够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良好发展基础。面对多重挑战,加快以质量强国建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应着重从以下方面入手,统筹谋划,精准施策。一是释放质量发展创新动能,培育新质生产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新动力。加强“从0到1”的质量领域原创性基础研究,加强重要零部件、关键核心技术、重大设备研发和质量攻关;加快“从1到N”的质量创新成果转化落地,全面构建政产学研用多元融合的质量创新体系。二是推动质量治理现代化,做好顶层设计,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根本保障。加快产品安全、产品责任、质量基础设施等领域法律法规制修订,在法律法规框架下创新质量监管工具。三是形成区域质量协同发展格局,促进区域质量发展与特色自然资源、产业基础、文化传统和区位优势等区域特征相适应,探索完善企业、政府、产业联盟、行业协会等多元主体参与的区域品牌共建模式,促进优势互补。四是强化质量发展利民惠民,坚持以人为本,凸显中国式现代化的民生底色。着眼于食品、药品、养老、教育等民众关切的产品和服务领域,建立健全质量分级标准规则;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各类消费领域融合应用,打造智能化沉浸式消费新场景新体验。五是围绕质量发展绿色导向,助力减污降碳,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在供给层面,应围绕钢铁、石化化工、有色金属、建材等重点行业和产品,建设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与标识体系;在需求层面,应充分发挥低碳消费行为推动供给端降碳减排的积极效应,建立健全消费端碳减排量化标准。
摘编自《光明日报》
【黄茂兴: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副秘书长黄茂兴指出,我们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在加快数字技术创新层面,提高数字技术基础研发能力,加强数字技术先行突破,加大数字技术基础研究跨领域合作力度。在加速绿色低碳科技攻关层面,加快推进先进绿色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大绿色低碳科技研发政策引导,丰富支持绿色低碳科技研发的政策工具箱。在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层面,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层面,创新有利于激发科技人员创造力的科研管理机制和模式,大力推行创新攻关“揭榜挂帅”“赛马”等机制,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潜心研究的良好氛围。在加强创新人才引育层面,着重加强创新人才自主培育,完善海外创新人才引进工作。
摘编自《人民日报》
【刘向东:准确把握发展着力点,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研究员刘向东指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个持续的发展过程,需要立足国内消费升级需求,坚持问题导向,以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为着力点,加快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坚强支撑。一是建设高效规范的全国统一大市场,着力推动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方面制度规则建设,健全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推动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二是建设公平竞争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健全权责清晰、分工明确、运行顺畅的监管体系,推动资本、土地、技术、人才、数据等要素资源的顺畅流动和高效公平配置。三是建设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构建面向全球、充分开放的市场体系,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构筑安全稳定、畅通高效、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
摘编自《经济日报》
【黄卫挺:建立国有和民营企业协同发展机制,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决策咨询部副主任黄卫挺认为,推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协同发展有助于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也是进一步密切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联系的必然要求。要加强顶层设计,在总结推广中央企业与中小企业协同发展、内地和港澳企业携手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等经验基础上,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协同发展机制设计。一方面,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导向继续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拓宽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合资合作渠道。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积极稳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用好产权市场,加强国有资本与各类资本合资合作;完善混改企业公司治理,构建对混改企业的差别化监管模式。另一方面,聚焦重点领域建立协同发展机制和平台,推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常态化合作。建立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协同参与国家重大攻关项目的合作机制,推动国有企业为中小民营企业提供共性技术支持,优化现代产业链链长机制,建立携手“走出去”项目库和信息共享机制。同时,建立协同发展的激励约束机制,发挥好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的纽带桥梁作用。推动各级监管部门建立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协同发展的专项考核办法,尽快制定合作过程中的“尽职免责”认定标准和实施细则,为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协同发展搭建更多交流平台。
摘编自《学习时报》
(光明网记者 赵宇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