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杨增岽(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作为“新的文化使命”的“文化”,不是局部的,不是某个方面的,不是作为一般意义上的文化产品、文化样态上讲,而是从整体性、根本性上讲。
文化就是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的最深远、最精华的成果之一,是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结晶的充分体现,孕育出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而“两个结合”正是这一结晶得以酝酿、析出的基本途径,是中国式现代化实现新的文化使命的必然要求,也是根本保障。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10月7日至8日,中央召开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再一次强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深刻把握“新的文化使命”的丰富内涵需要以整体思维审视“文化”蕴涵,以辩证思维领悟“两个结合”的内在机理,以历史思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战略思维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从更根本更全面的视角理解“文化”
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涵盖了三个重要主题,即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三个主题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新时代的文化发展蓝图。
作为“新的文化使命”的“文化”,不是局部的,不是某个方面的,不是作为一般意义上的文化产品、文化样态上讲,而是从整体性、根本性上讲。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新的文化使命,是涵盖着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总和的角度上讲,但从本质上是从精神角度上讲。中国人对文化的理解,主要就是精神心性层面的。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文化要通过载体呈现出来,文化载体作为实物,承载、表达和展现着一定文化的思想、理念和价值观,显示着一定的文化品位、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是文化的记录、记载、标识、传承和表现的物化形式。西方人讲的文化,早先源自拉丁语,本意为园林禾苗庄稼的栽培与培育,侧重于物质器物方面。近代以来中西文化交融互动,也使得中国人对文化的认识从视野上更为开阔。以大历史观之,中华民族历来都有宏阔的看待文化的视野,中国人变革和开放的心态与文化心理、文化品格、文化样态一体同构,造就了中华文化的开放性、创新性、延续性、包容性、和平性和独特性,形成了中国人延续至今的文化观。中国共产党人对文化的理解既延续了中华传统的精神心性层面理解,突出文化的精神新风培塑与教化育人之功,又更能对文化作出符合时代和现实的阐释,突出了文化的社会功能与价值,全面把握了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把文化视为国家繁荣振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充分认识到了“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中国共产党人对文化的理解是最全面、最综合、最贴合本民族实际和人类社会文明发展之需的。
新的文化使命,同政治、经济、生态文明等的发展犹如琴瑟和鸣、并驾齐驱,是一个整体,共同推动着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和谐发展。一方面,新的文化使命为政治、经济、社会、生态文明等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新的文化使命作为时代精神的展现,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彰显着新的价值观念、思想观念和实践形式。这一使命有助于维护国家的文化主权和民族认同,提高个体的文化素养,增强其责任感和归属感,从而为政治决策和政策制定提供价值基础和社会基础。同时,新的文化使命可以催生新的文化产业,并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造力的人才,从而为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促进经济文明进步。此外,新的文化使命中的绿色、协调、可持续等生态理念,引导社会更加注重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发展。另一方面,政治、经济和生态文明的发展也为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实践平台。政治文明的发展为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经济文明的繁荣和发展为文化产业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市场需求,为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物质支撑。生态文明的进步则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为新的文化使命中的生态文明理念的践行提供了现实条件和机遇。
新的文化使命,一定是精神上的独立自主。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影响深,具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和影响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文化自信自强就来自我们的文化主体性。自信才能自强。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这是人类文明的奇迹,也是我们自信的底气。坚定文化自信,就是坚持走自己的路。坚定文化自信的首要任务,就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既不盲从各种教条,也不照搬外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
新的文化使命,是引领式的,是对人类的文明发展起到充分的促进作用的。首先,新的文化使命以前瞻性的视野和创新性的思维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新的文化使命是对旧有文化观念和模式的反思与扬弃。这种反思与扬弃的精神激发了个体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推动人类整体的科技进步和艺术发展。其次,新的文化使命倡导开放、包容和多元的态度。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互鉴对于促进人类文明发展尤为重要。新的文化使命鼓励各国在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深入交流与合作,以增强各国之间的文明对话,消除文化隔阂,促进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与发展,推动世界文化的繁荣与进步。最后,新的文化使命致力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它倡导绿色、低碳、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种生态观念的普及与实践为全球气候和环境问题的解决带来了新的希望,也为人类的未来提供了可持续的发展路径。
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结晶正是新的文化使命的充分体现
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在新时代新征程的重要使命。文化自信自强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价值理念、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等,蕴含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灿烂结晶,凝聚着中华民族辛勤耕耘的智慧精华,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深厚又悠久的文化资源。而中国式现代化可以根据现代化时代特点和实践要求,既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又以海纳百川的开放胸襟学习和借鉴人类社会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强化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性,对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世界各类文化相互激荡、交互砥砺的图景中焕发出蓬勃的生机活力。可以说,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结晶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奋斗所取得的宝贵经验与理论成果的有机统一。文化就是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的最深远、最精华的成果之一,是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结晶的充分体现,孕育出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而“两个结合”正是这一结晶得以酝酿、析出的基本途径,是中国式现代化实现新的文化使命的必然要求,也是根本保障。
“两个结合”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使得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发生了深刻的“化学反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中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思想精华,在结合中成为中华文明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的文化根基,实现了中华文化从传统到现代的有机衔接与时代跨越。只有坚持“两个结合”,才能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才能既不固步自封,又不随波逐流,在坚守文化主体性的基础上,汲取一切对中国式现代化相适相宜的人类优秀文化成果。“两个结合”以更为坚定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以更为开阔的文化视野,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事业进入更加独立自主、博采众长的宏阔格局,让中华民族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
“两个结合”是全面的结合,不是表面的组合或缝合
“两个结合”是新时代十年我们党在文化建设方面取得的重要成就之一,也是我们党在新时代文化建设中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原则,更是我们党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必由之路。如今,我国已经站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之新征程上,以文化自信自强来把握新的文化使命,已成为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而深化理解并深入推进“两个结合”,正确领悟“两个结合”的内在联结与辩证关系,促进“两个结合”的有机统一,着力把“两个结合”结合好是实现新的文化使命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保障。
“两个结合”具有不同的内涵和解决问题的侧重。从内涵构成来看,“第一个结合”聚焦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要求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第二个结合”则聚焦于古今中外思想文化的关系问题,强调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找到和现代的连接点,以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表达形式。从价值导向来看,“第一个结合”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是关乎马克思主义自身命脉、关乎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前途命运的理论传统,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理论基础。“第二个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强大生机的内在动力。马克思主义扎根于中国的土壤,需要适应中国的文化沃土,建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上的认同度,并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促进自身发展创新,与时俱进充实自身的文化生命。
“两个结合”一脉相承、内在贯通。“第一个结合”是“第二个结合”的价值旨趣和目标导向,“第二个结合”是“第一个结合”的文化前提,又孕育于“第一个结合”之中。实现“第一个结合”有赖于坚持“第二个结合”,推进“第二个结合”需要融通“第一个结合”。“两个结合”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之中,共同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与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 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推进“两个结合”的过程中,我们党以高瞻远瞩的视野和卓越的智慧,不断深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融合,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与中华文化的精髓相融合,积极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良性互动、共同发展。
“两个结合”是全面的结合,不是表面的组合、缝合或简单的拼凑,而是要实现深度的融合和创新。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为中华文明注入了先进的思想理论,为中华文明的现代化转型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支撑和实践指导。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从民本到民主,从九州共贯到中华民族共同体,从万物并育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富民厚生到共同富裕,中华文明别开生面,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跨越,发展出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将马克思主义引入中华文明,意味着将一种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思想理论与东方古老文明相结合,这种结合不仅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更具有实践价值。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注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价值观念,其中“和合”“仁爱”等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有益对话,为现代社会治理、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和实践经验为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动力源泉和独特的文化视角,推动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不断发展。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发的,“‘第二个结合’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两个结合”既筑牢了新的文化使命的历史根基,又为新的文化使命指明了正确的发展方向,贯穿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实践全过程。中华民族五千多年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和多元文化资源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支撑。这个支撑力能持续发挥作用,关键就在于“两个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就抓住了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魂脉”,为文化强国建设凝魂聚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就抓住了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根脉”,保障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行。只有抓住了“根”,“魂”才能落地,进而使社会主义文化迸发出强大的精神引领力和凝聚力。从这个意义上说,“两个结合”既是新时代文化发展的现实方向,又是历史根基,更是实现新的文化使命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保障。
中国式现代化造就崭新文明形态的集中表达
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从逻辑上具有层次性,从结果的生成上是三个不断演进又一体同步的过程,是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随着时代的发展实现新的迭代发展的一个整体。实现新的文化使命,民族必复兴、文明必复兴。在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华民族应该建设何种现代文明、怎样建设现代文明,是关乎中华文明历史走向、关乎中华民族在世界文明之林中的定位及其历史作用的重大问题。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国共产党人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文化建设的价值归旨,是中国式现代化造就崭新文明形态的集中表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使命任务和基本要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提出了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已经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展现出了强大伟力,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本遵循。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涉及经济、政治、社会、生态、文化的全方面各领域,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融贯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打破“古今中西之争”的文化困局,引领中华文明发展历史,实现中华文明从传统到现代的跨越,发展出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牢牢坚持习近平文化思想。就理论而言,习近平文化思想重新审视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明确了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文化要求,为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提供了丰富思想资源。习近平文化思想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脉动,立足新时代中华文化发展实际,实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发展。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屹立世界文化之林的重要基础,不但为实现中国梦凝聚文化实力,还为解决全球性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因此必然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思想精华,以习近平文化思想结晶指导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从价值目标看,这一思想以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重要理论指向,强调了文化建设的根本领导力量,明确了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坚持什么原则、实现什么目标等根本问题,为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提供强大思想活力。习近平文化思想打开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创新空间,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理论导向和实践指引。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必须把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最鲜明的时代特色”,将其内涵要义和精神实质贯穿于推动文化强国建设的各方面,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提供正确价值遵循。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推进新的文化使命,必将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不断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对人类文明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