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新型工业化、扩大有益投资、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新质生产力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骆玲:抢抓历史机遇推进新型工业化】
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产业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新型工业化与制造强省研究智库主任骆玲认为,历史和现实均表明,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于新型工业化的全过程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推进新型工业化,一方面要把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强化产业体系完整性,并将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引领新型工业化未来发展、助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制造强国建设的主导方向;另一方面,以观念更新为先导,加强现代工业文化建设,推进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一体化的平台体系建设与资源共享。当前世界各国都在抢抓历史机遇,把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融合化等新型工业化的“时代特质”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和动力引擎。我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未来应以新型工业化推动新时代“四化”同步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以新基建为抓手,依靠信息化、数字化和绿色化技术手段,破除产业之间、区域之间和城乡之间融合发展的制度藩篱;以城市群、都市圈一体化发展,带动县城、乡村发展;以人民为中心,促进收入增长与生活质量提升,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摘编自《光明日报》
【曹亚伟: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良策】商务部研究院对外投资合作研究所副所长曹亚伟认为,消费和投资是拉动我国内需增长的基本动力,也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引擎。随着我国步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是使得投资这一拉动经济增长的“马车”持续发力的良策。一方面,要发挥政府投资的引领与撬动作用,优化政府投资结构,将政府投资更多转向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创新政府与民间投资合作模式,为社会投资指明方向、提供动力。另一方面要优化营商环境,降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科技创新等领域的市场准入门槛,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大对民间投资的金融支持力度,激发民间投资热情。此外还要优化减税降费政策,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减税力度,进一步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推动减税降费政策结构性转变。
摘编自《经济日报》
【刘冬梅:以科技创新为主导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刘冬梅指出,以科技创新为主导,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形成并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为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一是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深化科教融合协同育人,促进教育体系与科技人才需求紧密衔接,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二是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发挥好政府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组织者作用,强化各类科技计划的统筹协调,加快数智技术、绿色技术等先进适用技术作用于传统产业,补齐重大技术装备短板,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三是布局开拓新领域新赛道的引领性技术,加快产出原创性、引领性、突破性重大科技成果,推动研发与产业化一体部署,促进不同产业链跨领域融合创新,牢牢掌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四是进一步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通过各项政策引导企业成为项目投入、项目组织的主体,让企业成为重大科技成果的“使用者”和“阅卷人”,推动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五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构建定位合理、分工合作、优势互补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协同机制,促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激发创新活力、释放创新潜能。
摘编自《科技日报》
【程恩富、刘美平:充分发挥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能力】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程恩富、上海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刘美平指出,新质生产力是新形势下中国依据生产力演进规律,通过凝聚新要素、创新高科技、衍生新产业、开拓新赛道而形成的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与保护自然的能力,具有高技术、高效能、强竞争力的显著特征。首先,新质生产力是在传统生产力基础上将传统简单劳动、中级复杂劳动升级为高级复杂劳动、智能劳动的生产力,是将资本转化为数字资本、数据资本的生产力,具有凝聚和配置新生产要素的能力。其次,新质生产力依靠新技术来配置新生产要素,具有深度升级传统产业和培育新产业的能力。实现传统产业量的增长和质的提升是优化产业结构的核心任务,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实现方式。再者,新质生产力具有开拓新模式和开辟新赛道的魄力,链式集成创新模式、群式集成创新模式、网格化集成创新模式,是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模式;绿色能源、智慧能源、核能源等是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新赛道。
摘编自《北京日报》
(光明网记者徐倩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