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段炳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2023年,中国经济摆脱新冠疫情的影响,有效回升,持续恢复,经济总量超过126万亿元、增长5.2%,向好趋势进一步巩固。2023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9358元,比上年增长5.4%。在顶住外部多重压力和克服内部诸多困难的基础上,中国经济取得这样的成绩殊为不易。
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大国经济行稳致远
我国大国经济的优势不断凸显。从三次产业的增长情况来看,第一产业增加值8.9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4.1%。粮食产量连续多年增长,中国人的饭碗牢牢地端在中国人手里。第二产业增加值48.26万亿元,增长4.7%,制造业增加值占全世界的比重近1/3,世界工厂的地位依然稳固。我国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扎实推进。第三产业增加值68.82万亿元,增长5.8%。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4.6%,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服务业和消费的经济增长主引擎作用更加凸显。
构建新格局取得明显进展。2023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了47.1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规模50.3万亿元,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111.4%。2023年,货物出口额比上年增长0.6%,我国货物出口额再创历史新高,以电动载人汽车、太阳能电池、锂离子蓄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产品出口额也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增长达到29.9%。
中国经济的质量不断提升。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18元,比上年名义增长6.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1%。截至2023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超过总装机的一半,历史性地超过了火电。我国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8%,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达到33278.2亿元,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64%。
处理好四个关系,支持中国经济持续长期向好
中国2022、2023年两年平均的经济增速超过4%,离学界预估的5%潜在增长率还有一定的空间。为此应统筹施策,处理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握和处理好的四个关系,推动中国经济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行稳致远。
第一,把握和处理好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要达到国家的发展战略目标,需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因此应持续关注增速波动,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时,需积极施策,尽快让经济恢复到应有水平。与此同时,要注重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注重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加快打造绿色低碳产业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尤其是要提高经济的科技含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第一竞争力,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深刻变革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加快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加强基础研发能力,积极参与国际科技竞争,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中国经济提质增量行稳致远。
第二,把握和处理好宏观数据与微观感受的关系。工资和就业直接影响民众和小微市场主体的主观感受,为此应多措并举,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完成实现两个同步增长的发展目标。此外,第三产业和民营经济与微观感受关系最为密切。截至2023年9月底,全国登记在册民营企业数量超过5200万户,民营企业在企业总量中的占比达到92.3%,其中第三产业占比超过8成。同期,全国登记在册个体工商户已达1.22亿户。同时,我国80%以上的就业是民营经济创造的。相关部门正加快民营经济促进法的立法,健全民营经济形势监测指标体系,营造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2023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明确要求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持续优化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充分激发民营经济生机活力。以相关政策法规为指引,要不断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稳住宏观经济大盘,提振微观主体的信心和底气,增强经济发展的获得感。
第三,把握和处理好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的关系。首先,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切实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关注民生产业和社会事业发展,在养老、医疗、教育、文化和旅游消费等领域,完善基础设施,不断优化环境,稳步提升质量,有效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结合城市更新和小城镇建设规划,不断缩小城乡差距。切实改善民生,缩小人群间收入差距,建好保障线,织好社会保障网。其次,把扩内需与惠民生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全域电商、跨境电商等新商业模式的便民、惠民作用,优化商业环境和物流通达能力。注重满足物质、文化、精神等多层次以及医疗、卫生、养老、育幼等多样化的民生需求,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经济增长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第四,把握和处理好发展与安全的关系。首先,应高度重视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对外积极参加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务实推动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积极维护国际供应链通畅运行;对内努力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支持中小企业在专精特新的细分领域做优做强,紧跟世界科技前沿和发展趋势,有效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发展韧性。其次,高度重视金融和房地产等领域的风险隐患。2024年应继续支持房地产行业平稳健康发展,有效防范房地产风险溢出和其他环节传导。此外,应规范地方融资机制,切实防范地方债务风险。
总之,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在宏观政策方面,积极财政政策更有所作为,适度加力,提质增效,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精准有效,上下同心,一定会迎来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在2023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基础上更有作为,更加符合国内外人士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预期和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