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钻研考古既要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这对于我而言极具吸引力。”刘曙光一直对历史抱有浓厚的兴趣,他曾在洛阳市冢头村插队,那里正是北魏玄武帝景陵所在地,也因此走访了众多考古遗址。1977年,刘曙光将考古专业填成自己的第一志愿,以优异的成绩被郑州大学历史学系考古专业录取。
四十多年前,考古还是绝对的冷门专业。刘曙光说,虽说是懵懵懂懂与考古结缘,但是作为郑大第一届考古专业的学生,内心充满了自豪感,学习的时候也格外认真。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无法一蹴而就。研究生毕业后的十年高校教师经历,让刘曙光对专业有了更扎实的了解和把握,他将平日里的所学所思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努力做到知行统一、脚踏实地。
2010年,国家文物局委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进行大运河遗产的保护规划,时任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的刘曙光见证并参与了大运河申遗的全过程,其间不仅阅读了大量与大运河相关的考古材料、历史文献,也参与了大运河申遗工作的考察。2013年,国际遗址理事会派专家来中国考察,刘曙光向专家详细介绍了中国为大运河申遗所做的工作。
大运河是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文化遗产。作为与万里长城齐名的中华文化坐标,大运河究竟有何价值,存在哪些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哪些?在具体的实地考察和规划设计中,刘曙光一方面深切感受到了大运河文化的悠久历史和特殊魅力,同时还在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极地创新思路、改进方法,提出有针对性、操作性强的对策措施,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在这一过程中,他不断加深了对于中国文物事业的认知,更坚定了履职尽责、全力以赴的信心。
从2002年、2003年大运河申遗作为一个话题被提出,到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历经11年漫漫长路。面对后申遗时代,如何让创新继续谱写传奇大运河的新篇章这一新的时代命题,刘曙光还在不断地思考和探索。2022年11月,首部大运河题材画传《大运河画传》出版。作为该书的执行主编,刘曙光以科学、生动、有趣的方式串连起大运河2500 年的生命历程,推动大运河以鲜活的生命姿态走进时代、走近读者,扩大大运河文化的影响力、传播力。
“文物承载着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不仅是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也是开展国际交流、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刘曙光表示,“未来,我将在文物保护的土壤中不断探索,和文物事业一起成长、一起收获。”
(光明网记者刘冰雅采访整理)
【嘉宾简介】
刘曙光,研究馆员,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访问学者。1982年1月毕业于郑州大学历史学系考古专业,1986年6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中国史专业。曾任职于洛阳地区文物工作队和高校。1996年7月至2018年6月,在国家文物局系统工作,曾任局办公室(外事联络司)主任、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兼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国家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现任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中国博物馆》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