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我们要始终以推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推动我国经济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深刻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底气、优势和机遇
从发展大势看,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发展具有“五个战略性有利条件”,面临新的战略机遇,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昌林在《人民日报》撰文指出,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在固本培元中持续回升向好,经济实力稳步提升,制造业竞争优势持续提升,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强大国内市场建设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此外,我国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水平、人民生活水平等也在稳步提升。综合来看,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经济在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上都取得明显成效,稳中有进的主流和大势不断巩固。在此背景下,我们要深刻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的“五个战略性有利条件”:一是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二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三是有持续快速发展积累的坚实基础,四是有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五是有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与此同时,也要深刻把握我国五个方面新的战略机遇:即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绿色发展,参与引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在深刻认识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的底气、优势和机遇的基础上,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我国及经济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营造更为有利的内外部环境,推动中国经济大船乘风破浪持续前行。【详情】
强化国家经济安全保障
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是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只有强化国家经济安全保障、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北京大学副校长董志勇在《经济日报》撰文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都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世界大变局加速演变的特征更趋明显,全球动荡源和风险点显著增多,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风险相互叠加。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在这样一个各类矛盾和风险易发期,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以经济安全为基础,通过发展提升国家安全实力,深入推进国家安全思路、体制、手段创新,营造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环境,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一方面要立足新发展阶段,强化国家经济安全保障应把握其总体性、前瞻性和外部性特征,坚持系统思维、动态思维与战略思维相结合的科学思维方式。另一方面,要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强化经济安全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着力保障粮食、能源等领域安全底线,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提高应对外部风险冲击能力,实现重要产业、基础设施、战略资源、重大科技等关键领域安全可控,不断提高经济韧性。【详情】
更好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副院长刘国宏在《光明日报》撰文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指出,“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顶梁柱”,在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中不断增强战略保障功能。当前,在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国有企业必须牢记国之大者,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扛起新的使命担当,自觉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一是要主动作为、跨期布局,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国有企业应坚持聚焦公共性、战略性、前瞻性领域,继续加大逆周期、跨周期投资布局,全力支持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二是要守正创新、久久为功,引领国家关键科技攻关和基础产业发展。国有企业要做落实新发展理念的排头兵、做创新驱动发展的排头兵、做实施国家重大战略的排头兵。国有企业应以高度历史责任感加强原创技术的需求牵引、源头供给、资源配置和转化应用,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创新支撑能力,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的高效融合。三是开放合作、内外联动,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国有企业必须继续发挥自身优势牵引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不同所有制企业共同发展,通过全面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发展、纾困帮扶民营企业发展等,推动多种所有制经济同步发展壮大。四是要坚持服务民生、服务社会,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国有企业应坚持从国家长远利益和人民根本福祉出发,发挥好公共保障功能,加大服务民生与社会的力度,发挥好国企履行社会责任的模范带头作用。【详情】
以新质生产力赋予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发展新质生产力,通过促进科技创新、升级产业结构、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创新体制机制,可以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进而不断释放经济增长潜力,确保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成都理工大学商学院副教授谢璐,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韩文龙在《中国社会科学报》撰文指出,新质生产力的“新”体现在要素构成和具体表现两个方面。一是要素构成新,包括掌握新科技的新型劳动者、智能设备等新生产资料、数字空间等非物质化的新劳动对象,以及新科技、新管理模式和数据新要素等。二是具体表现新,即依托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领域的先进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质”则体现为四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新本质。科学把握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新质生产力必须与传统生产力有本质区别,经济发展方式由传统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二是高质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求新质生产力必须服务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取向。三是高品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要求新质生产力必须更好满足人民对高品质生活的需要。四是“质”优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要求新质生产力必须服务于构筑“质”“量”并重的国际竞争新优势。进入新发展阶段,新质生产力的“新”和“质”都是以科技创新为主的生产力,都需要摆脱传统增长路径,形成适应数字经济时代要求,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先进生产力。新质生产力赋予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要通过以高新技术创新为牵引,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以制度创新激发企业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以制度创新激发企业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四方面的举措,大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快培育未来产业竞争新优势,进而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详情】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金融支撑
金融是国家经济的血脉和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迫切需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十四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开大学校长陈雨露在《学习时报》撰文指出,金融高质量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机组成与必要条件,金融系统应胸怀“国之大者”,强化使命担当,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与国家重大需求,以国家重大战略与国家重大需求为重要牵引驱动金融发展。其中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必须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着力构建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现代金融体系。一方面,以金融体系结构调整优化为重点,优化融资结构和金融机构体系、市场体系、产品体系,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务。支持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做优做强,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通过优化资金供给结构、盘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以及疏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等路径,为实体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另一方面,围绕重大战略、重点领域以及薄弱环节为实体经济提供精准金融服务,构建多层次金融支持服务体系,积极发挥资本引领作用:针对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强化金融支持力度以及金融服务创新;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构建支持新能源发展和能源供给体系战略性优化调整的绿色金融体系,推动实体经济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提高小微经营主体融资可得性和便利性,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详情】
(光明网记者 刘梦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