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习近平经济思想、战略机遇、开放型经济、国有经济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韩喜平:习近平经济思想具有鲜明的实践性】
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韩喜平指出,习近平经济思想是植根于实践的科学理论。面对国内国际环境深刻复杂变化和经济运行面临的风险挑战,坚持实践导向,聚焦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深层次矛盾,深刻回答了事关新时代经济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习近平经济思想创造性地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针对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等现实问题,习近平经济思想创造性地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明确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更多依托国内市场,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完整的工业体系、强大生产能力等优势,充分挖掘内需潜力,建设以内需为主导、内部可循环的国内大市场。习近平经济思想系统回答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根本立场、历史方位、指导原则、路径选择、鲜明主题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给出了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展现出强大的真理力量和鲜明的实践性。
摘编自《经济日报》
【王昌林:抓住经济发展新的战略机遇】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昌林指出,从发展大势看,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发展具有“五个战略性有利条件”,面临新的战略机遇,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从经济方面看,我国至少面临五个方面的战略机遇。一是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带来新机遇。加快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将为我国经济开辟新的增长空间。二是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带来新机遇。我们要把握人工智能等新科技革命浪潮,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三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带来新机遇。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构建更加系统完备、更加成熟定型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四是加快绿色发展带来新机遇。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将从需求和供给两侧拓展经济发展空间。五是参与引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带来新机遇。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始终坚持权利和义务相平衡,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抓住参与引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带来的新机遇,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将为我国经济发展营造更为有利的外部环境。
摘编自《人民日报》
【高凌云:构建开放型经济惠及世界】
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家全球战略智库研究员高凌云认为,在世界经济增长乏力的当下,唯有持续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才能让合作共赢惠及世界。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是实现开放合作的根本路径。首先,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有助于各国更好地利用资源和实现优势互补,提高经济效益,最终促进全球经济的增长。其次,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有助于各国分享知识、技术和经验等,进而促进全球科研和技术创新。再次,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有助于降低商品和服务价格,提高各国民众的生活水平,增强购买力。从次,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为各国提供了共同应对全球挑战的平台,有助于诸如气候变化、传染病、贫困等全球性问题的解决。最后,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还有助于防止经济的封闭,避免各国陷入零和博弈的困境。推动构建、共同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是中国一以贯之的重要主张。中国推进高水平开放、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绝不是纸上谈兵。通过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加快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连续成功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重大实践,中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开放包容、合作共赢这一人间正道提供了无可争辩的事实依据。
摘编自《光明日报》
【刘现伟:提高国有经济核心竞争力】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刘现伟指出,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和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我国高质量发展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任务艰巨复杂,对国有经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国有经济要以保障国家战略安全和发展利益为第一要务,要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着眼国家重大战略需要,加快国有企业的综合能力建设,不断增强国际话语权,切实提高国有企业在国防军工、战略科技、粮食、能矿资源方面的硬实力和软实力,增强国有经济在国家战略安全重要领域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应对化解重大风险挑战的能力。面对新一轮科技竞争的新形势,国有企业要把科技创新摆在“头号工程”核心位置,全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大幅增强国有经济的产业控制力、安全支撑力、科技创新力,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主力军、科技创新的国家队和众多原创技术的策源地。国有经济要担负起持续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历史重任,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在关系经济安全发展的领域加快补短板、强弱项。突出关键领域、关键环节、关键技术、关键基础设施,实施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为建设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坚实支撑。
摘编自《经济参考报》
(光明网记者 李彬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