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于10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主题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携手实现共同发展繁荣”。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10年来,“一带一路”获得越来越多的理解、响应和关注,捷报频传、亮点迭出,结出实实在在的丰硕成果,发挥越来越大的带动作用。如今,共建“一带一路”已经站在新的起点,中国将同各国一道,巩固互联互通合作成果,拓展国际合作新空间,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一带一路”,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五通”结硕果,助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察百年变局、统筹把握发展大势,开创性提出共建“一带一路”的宏伟倡议,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拓展了新实践,为促进全球共同发展提供了新路子,被誉为21世纪伟大新故事。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王蕴在中国社会科学网撰文指出,这十年,我国始终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不断扩大与共建国家的合作共识,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在政策沟通方面,我国注重加强与共建国家在发展战略、发展规划、机制平台、具体项目方面的对接,目前已与152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覆盖83%的建交国;在设施联通方面,我国与共建国家持续推进陆、海、天、网“四位一体”互联互通,规则标准等软联通水平显著提升,大大提高了各国联系的效率;在贸易畅通方面,十年来,我国与共建国家在工作制度对接、技术标准协调、检验结果互认、电子证书联网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效果初现,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显著增强;在资金融通方面,十年来,我国与共建国家开展了多种形式金融合作,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会员国从创立时的57个增长到目前的106个,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也参与到“一带一路”相关项目建设中,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初步建立;在民心相通方面,十年来,我国与共建国家广泛开展教育、科学、文化、体育、旅游、考古等领域合作,我国企业在共建国家建设的境外经贸合作区已为当地创造了42.1万个就业岗位,真正实现通民心、达民意、惠民生。【详情】
“一带一路”充分体现开放包容理念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首创、史无前例、跨区域的重大倡议,主张互利共赢、互通有无、共商共建共享,必将对人类历史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外交学院院长、教授王帆在《光明日报》撰文指出,“一带一路”充分体现了开放包容理念。联通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特色。联通战略是建立在世界普遍联系的基础之上。世界联系如此紧密,相互依存是难以割舍的现实,也给各国带来共赢。更进一步,不仅要通,而且要融。融通是更高境界,融通体现了世界整体观,是成就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键所在。“一带一路”倡议与绝大多数国家的发展战略及规划对接,如与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土耳其“中间走廊”倡议、蒙古国“草原之路”倡议等地区发展计划和倡议对接,与上海合作组织、亚信组织、欧亚经济联盟等国际组织对接。各方通过政策对接,实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详情】
坚持合作共赢,开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新征程
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开拓进取、砥砺前行,实践不断推进、成果不断积累,奏响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标准“软联通”、同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的交响乐。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齐炜、郑东超在《人民日报》撰文指出,未来,中国将同共建国家进一步凝聚共识,奏响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主旋律,分享中国式现代化新成就带来的新机遇,开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新征程,让各方携手前进的阳光大道更加宽广。一方面,坚持合作主体的平等性。推动共建国家政府、政党、企业、非政府组织、智库等开展形式多样的沟通、对话和交流,找到认识的相通点、参与合作的交汇点、共同发展的着力点。另一方面,坚持合作机制的开放性。共建“一带一路”是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国际合作平台,将继续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不懈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贸易投资扩容升级,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促进贸易均衡共赢发展,为促进全球互联互通做增量;同世界各国提出的基建倡议形成互补,同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等多边机制深入对接,促进各国发展潜力竞相奔涌,努力做大世界经济“蛋糕”。同时,坚持合作成果的普惠性。继续聚焦发展这个根本性问题,促进共建国家贸易往来、相互投资、人员流动,建设全球发展伙伴关系,打造发展共同体;致力于加强国际发展合作,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减贫、粮食安全等合作取得新进展,为发展中国家营造更多发展机遇和空间。【详情】
高质量共建是“一带一路”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全球安全环境持续恶化,全球安全格局加速演进,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影响。冷战思维仍然存在并且是影响当今中国发展乃至世界和平稳定的重要因素。清华大学“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史志钦、陆洋在《中国纪检监察报》撰文指出,鉴于此,中国需要保持定力,综合预判,未雨绸缪地制定相关应对方案,做好“一带一路”风险防范工作,与更多共建国家一道,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向高质量发展,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更大贡献。一是加强“一带一路”信息技术合作。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模式;政府数字化转型可提高宏观经济调控能力、贸易自由化便利化能力、社会治理和环境保护能力。二是加强“一带一路”产业链合作。重视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领域合作,促进产业结构完善,培育经济新增长点。三是加强“一带一路”现代农业和能源合作。确保粮食、能源等关系国计民生的产业安全,扩大优质农产品进出口,实行区域能源一体化和平衡战略。四是加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信息和成果交流。世界各国需要共同抵制国际科技合作中的霸权主义和民粹主义,促进科技发展战略对接。五是加强“一带一路”金融合作。持续巩固金融合作基本盘,深化资金融通,吸引多边开发机构、发达国家金融机构参与,进一步健全多元化投融资体系。【详情】
(光明网记者 赵宇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