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数字治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党的基层理论宣讲、农业生产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刘永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数字治理】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刘永谋指出,在治理数字技术和用数字技术治理的背后,数字中国建设必须始终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无论治理数字技术,还是用数字技术治理,都必须“咬定”以人民为中心的目标不放松。一方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数字治理,关键在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要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加强对数字中国建设的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并充分发挥地方党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的作用,健全议事协调机制,将数字化发展摆在本地区工作重要位置,切实落实责任。另一方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数字治理,必须坚持利用和控制并重。既要充分发挥智能治理作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又要对具体的智能治理措施进行控制,防止智能平台威胁社会的健康运转。同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数字治理,必须注重数字技术在治理情境中与人更好地融合。加强智能治理活动中人与技术因素的融合,从伦理、法律、心理、危机管理等诸多层面进行系统反思,不断提升国家的智能治理能力。
摘编自《光明日报》
【黄延敏、赵海滨: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培育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黄延敏、北京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赵海滨认为,我们要不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道德滋养,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落地生根,推动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一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道德滋养。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我们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粹、道德精华,推动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发挥好思想熏陶和文化教育功能。二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升华爱国爱家的家国情怀、建设相亲相爱的家庭关系、弘扬向上向善的家庭美德、体现共建共享的家庭追求,引导家庭成员形成积极向上向善的思想观念、精神风貌、文明风尚、行为模式。三是汇聚协同建设合力。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家庭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切实把家庭文明建设摆上议事日程;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应结合自身特点,组织开展五好家庭评选、文化讲座、家风故事宣讲等形式多样的家庭文明创建活动;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用好学校、社区、网上家长学校和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发挥好博物馆、纪念馆、少年宫等阵地作用,汇聚教师、专家、优秀家长等队伍力量。
摘编自《人民日报》
【马庆斌:畅通“主动脉”,加快推动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建设】
国家发展改革委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中心研究员马庆斌表示,目前,在中欧班列的东中西三大通道中,以新亚欧大陆桥为主轴、阿拉山口和霍尔果斯两个口岸为主要出口的西通道承担了中欧班列一半以上的运量,在国际国内环境重大而深刻变化的背景下,加快推动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建设具有重大意义。下一步,需要从“提层次、强平台、建机制”的角度着力,畅通新亚欧陆海联运“主动脉”。其一,提升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的战略层次。通道沿线鲁苏皖豫陕甘青新等8个省、区,大体处于中国北方地区,当前北方地区亟需协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扭转区域经济发展南北差异过大的趋势。要在北方地区加快构建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区域协调和开放新格局,形成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新局面。其二,加强“公共海港”平台建设。提升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的国内国际货物集结能力,持续建设好中西部省份货物进出的出海口,以及中亚国家过境中国进口日用消费品、出口矿产品和粮食等优势贸易商品的国内国际“公共海港”;以码头数字化为先导,加快完善深水航道、专业泊位,加密远洋干线,做优港航服务,吸引中欧(亚)过境货源逐步向新亚欧大陆桥的海港聚集,促进“深水大港、远洋干线、中欧班列、物流场站”无缝对接,打造更具陆海联运功能的“国际枢纽港”。其三,建立健全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合作机制。要推动通道沿线节点城市共商共建共享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合作机制,构筑陆海内外联通、畅通高效、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大通道,进一步提升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作为国际经贸合作平台的能力;在通道沿线共商共建产业园区,建立东中西区域合作的“飞地园”“公共港”等,形成贯穿东中西部的现代产业走廊和创新走廊。
摘编自《经济日报》
【郑济洲:用“新、活、实”的宣讲讲好“高、大、上”的理论】
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福建省委党校党的建设教研部副教授郑济洲表示,党的基层理论宣讲者要用“新、活、实”的宣讲讲好“高、大、上”的理论,讲出鲜活思想的深度、厚度与温度。一方面,系统阐释宣讲内容,将“源头活水”与“生动实践”相结合。做好鲜活思想的“铸魂”工程,善于从群众身边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现象和典型案例出发,阐述“小故事”背后的“大道理”,提升党的基层理论宣讲的思想引领力;做好鲜活思想的“溯源”工程,讲好鲜活思想的历史逻辑,增强党的基层理论宣讲的历史穿透力;做好鲜活思想的“寻迹”工程,讲好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工作的生动实践与新时代治国理政的逻辑关联,讲清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到全国各地调研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核心要义,增强党的基层理论宣讲的亲和力。另一方面,准确把握宣讲对象,实现“全员教育”与“分众施策”相结合。把握受众心理状态,用生动的语言让鲜活的思想指导工作的烦心事、生活的操心事、发展的揪心事,实现基层党员、群众“喜欢听”;把握受众知识结构,理解基层的所思、所想、所急、所盼,用基层的语言讲好新时代的故事,实现基层党员、群众的“听得懂”;把握受众工作需求,让鲜活的思想为现实的发展提供对策思路,实现基层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日用而知”“日用而新”“日用而乐”,实现基层党员、群众的“用得上”。同时,科学创新宣讲方法,将“植根基层”与“现代发展”相结合。要走进基层生活,用好全国各地在党的基层宣讲中创造出的“炕头会”“茶话会”“田坎会”“树下会”“板凳会”等鲜活阵地,在提升宣讲方法的本土性上下功夫;融入基层人文,用好“说相声”“文艺展”“小喇叭”“彩画报”“打油诗”等鲜活的基层宣讲方法,在提升宣讲方法的共情性上下功夫;用好教学科技,积极打造浸润式、立体化、精细化的基层宣讲空间,在提升宣讲方法的现代性上下功夫。
摘编自《学习时报》
【包晓斌:多点发力提高农业生产抵御气候变化风险的能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包晓斌指出,我国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影响显著区,需要重视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挑战,改进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完善农业基础设施以及适应性的耕种方式,强化农作物布局和品种选育,提高农业生产抵御气候变化风险的能力。一是发展气候适应型农业。推广保护性耕作和标准化养殖,采用农业规范化生产、化肥农药科学施用、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秸秆综合利用等措施,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发展种养结合的循环农业模式。二是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完善灌溉体系,特别是改善灌溉和排水设施;加快推广应用物联网智能控制大棚、光催化杀菌养殖专用大棚、农田滴灌施肥设备、播种育苗设施等先进技术。三是合理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因地制宜调整种植结构、农作物布局和品种布局,改进传统农作物耕作方式,调整耕作制度;引入适应气候变化的新品种,选育耐干旱、耐高温、抗病虫害、抗严寒等抗逆性强的优质农作物品种。四是完善农技推广服务。全面推广农业绿色生产技术,开展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广水稻机械插秧、小麦机械条播、油菜轻简化免耕栽培等技术;优化能源使用结构,支持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型清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五是构建农业气象灾害防控体系。加强农业气象灾害监测,建立农业气象灾害防控体系,防控干旱、洪涝、低温灾害、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等;构建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平台,推动农业气象灾害预警与响应能力建设,完善极端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与监测预报服务。
摘编自《中国环境报》
(光明网记者 赵宇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