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网络安全、千万工程、新型工业化、政府科技创新治理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李庆霞、孙熙雯:维护数据网络安全,为数字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哈尔滨师范大学教授李庆霞、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省新媒体与意识形态安全省级智库兼职研究员孙熙雯认为,加快推动数字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维护和保障好数据安全和网络安全,加快提升数字技术核心技术的研发和网络监管能力,共建数据安全和网络安全新态势,为数字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一是要实现高质量数据治理。坚持改革创新、系统谋划,以维护国家数据安全、保护个人信息和商业秘密为前提,以促进数据合规高效流通使用、赋能实体经济为主线,以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为重点,推动各项意见建议落实落地,大力提升数据要素配置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融合性。二是要坚持数据安全与发展并重。以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以及个人隐私安全为底线,合理把握数据应用开放的界限,促进数据资源的流动和利用,更好实现数据要素价值。加强对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的维护和保障,强化对国家机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等数据的保护,避免造成信息泄露和黑客入侵等网络安全问题。三是要突破数据安全领域关键核心技术。走好自主创新道路,持之以恒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是保障数据与网络安全的关键所在,也是保障依法管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的关键所在,能够从根本上筑牢国家网络安全屏障,为提升网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摘编自《光明日报》
【顾益康:持续推动“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浙江省乡村振兴研究院首席专家顾益康表示,新时代新征程,要持续推动“千万工程”走深走实,总结推广“千万工程”好经验好做法,为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助力,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要把“千万工程”经验运用到实践中。一方面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建设美丽乡村作为缩小城乡差距的主抓手。把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作为“三农”工作重点,不断缩小城乡差距。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高度重视农民群众的诉求和利益,极大地调动农民群众参与“千万工程”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农民群众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作用。还要以城乡统筹规划引领城乡一体化建设,极大地提升“千万工程”建设水平,促进了城乡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坚持与时俱进深化“千万工程”的内涵外延,根据形势发展不断拓展乡村治理内涵。更要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五级书记”一起抓。“千万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形成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持续把“千万工程”的经验总结推广好,贯彻到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过程,落实到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美丽中国建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各领域各方面。
摘编自《人民日报》
【张凤莲:抢抓机遇,在新工业革命浪潮中推进新型工业化】
山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山东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张凤莲认为,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新工业革命与我国培育发展新动力、产业转型升级形成历史性交汇。只有抢抓机遇,在新工业革命浪潮中推进新型工业化,才能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夯实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物质技术基础。首先,新型工业化通常要发展一些基础性、长期性、前瞻性的战略产业。要进一步深化认识,加强顶层设计,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和重点领域改革,促进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高效协同。其次,新型工业化离不开科技体系的有力支撑。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配置创新资源,加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加快形成国家实验室体系,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最后,新型工业化需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积极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增效,不断提升制造业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水平;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着力补短板、锻长板、强基础,着力提升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自主可控能力,促进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引进培育产业主体和创新主体,推动形成产业链条、产业集群和良好产业生态。
摘编自《经济日报》
【郑鸿铭、王福涛:持续优化地方政府科技创新治理】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政府绩效评价中心助理研究员郑鸿铭,华南理工大学政府绩效评价中心教授王福涛表示,提升区域创新体系效能,需要地方政府创新科技治理方式。要基于双循环格局地方政府科技创新治理面对的现实情况,优化地方政府科技创新治理应着力激励地方官员、提高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在科学界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基础上完善地方政府科技事权设置。一是树立科学的科技创新治理理念,改良政绩考评方式,优化科技创新管理部门政府官员的绩效考评体系,将科技创新治理绩效评价的考评重点由投入产出比转向科技创新治理对市场需求的满足效率。二是促进科技创新资源流通,优化科技创新要素市场环境。加快建立现代化科技创新资源交易的市场体系,完善交易制度,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实现消费结构转型升级需求与科技创新能力供给的匹配。三是明晰省级以下政府科技事权。应保障省级以下政府自主履行科技事权,以便更好地满足区域科技与经济融合需求,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对跨区、外部性较强或者难以明确区分受益范围但有利于促进地方科技与经济融合发展的科技领域公共服务,明确为上下级政府共同科技事权,可以采取按比例、按项目、按类别、按隶属关系分级负担等方式分别承担相应的支出责任。建立科技领域事权划分动态调整机制,逐步完善支出责任体系。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报》
(光明网记者 王晓秋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