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5月13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老年学研究所主办,北京市老年学和老年健康学会、北京老龄居养老产业促进中心协办的第6期“首都治理热点问题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本次会议的主题为“超大城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老年学研究所所长杜鹏教授致辞,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老年学研究所黄石松教授,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陈功教授,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副院长吴玉韶教授,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委员、市民政局郭汉桥副局长,北京市卫健委党委委员、一级巡视员、北京市老龄协会王小娥会长等来自各政府单位、高校、媒体的多位专家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公共管理学院李文钊教授主持。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老年学研究所所长杜鹏教授在致辞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作为目前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必然要考虑到世界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态势和格局,立足中国的国情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解决中国的老龄问题,也必须充分运用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既考量中国在全球性人口老龄化格局中的定位和作用,也贡献中国的力量和智慧。
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时,作为超大城市的北京将跨越老龄社会进入超老龄社会,同时也将建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基本建立符合首都特点的现代经济体系,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基本建成。在这一经济社会发展深刻转型的历史进程中,人口老龄化对首都规划建设发展治理的影响是复杂的、深刻的。与此同时,作为首都,北京各项工作也带有代表性、引领性、指向性,北京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将对全国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
如何准确把握超大城市人口老龄化的客观规律,如何健全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政策体系,如何破解老龄化背景下社会治理“最后一米”的体制机制障碍,是本次会议要探讨的主题,也是当前迫切解决的系列难题。希望通过学者论道能够产生更加丰富的成果,为超大城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贡献智慧。
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老年学研究所教授黄石松发布了其新作“新时代首都发展战略研究丛书”——《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北京探索与国际借鉴》。该书紧扣首都发展这一时代主题,基于国情市情和发展阶段的特征,以时代、中国、世界为参照,既体现首都战略定位,也站位于全球宏观视野,对首都超大城市人口老龄化治理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与现实探讨,并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提出了应对规划和策略。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北京探索与国际借鉴”的主旨报告中,黄石松表示,“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如何建设首都”始终是贯穿北京规划、建设、发展、治理的主题。人口老龄化叠加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和超大城市治理转型是贯穿21世纪北京的基本市情。
一方面,人口老龄化直接影响到“首都发展”目标能否实现。在不到15年的人口转变过程中,北京将从中度走向重度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加速,并叠加人口队列更替,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全方位、深层次的,影响机制也更加复杂;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的“北京篇章”就是要实现“城市的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的有机统一。当前,北京仍然存在养老服务设施总量不足与结构性矛盾并存,养老服务资源的空间布局和老年人的空间分布不匹配,养老服务的供给层次和老年人的需求层次不对位,机构、社区、居家三种养老方式的结构性失衡,养老服务人才短缺与人才结构性矛盾并存,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公平可及性、综合连续性亟待提升,包括“一老一小”在内的各类公共服务资源统筹程度不高,等等现实困境与挑战。
黄石松表示,谱写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首都新篇章,北京应致力于建设人人平等(老有所养、年龄友好)、人人共享(边富边老、共同富裕)、活力迸发(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老龄社会,要将老龄政策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将解决老龄问题作为一项复杂的、长远的、系统的社会治理工程循序推进。同时,还要以整体性治理为牵引,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以“未诉先办”改革为抓手,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具体来看,一是要着力促进老年人口空间分布优化。尊重城市空间发展的内在规律,尊重市场价值规律,从“遵循规划刚性约束,布局服务设施,满足老年人需求”转向“适度超前配置服务资源,引导老年人合理流动,促进老年人在地融入”;“从政府刚性约束落实规划”转向“调动市场资源服务规划实现”。通过推动老年人口空间分布优化,带动城市功能优化,推进京津冀人口协同发展,实现老年人福祉全面提升;完善政策支持,以项目牵引、存量盘活、增量提质和机制创新,合理引导老年人口流动。二是要着力完善就近精准的养老服务体系,包括要加快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养老服务供给体系、加快完善老年人综合能力和需求评估制度、建立“就近入住养老机构、就近使用养老资源”制度。三是要着力构建公平可及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包括要加快建立多层次多渠道老年健康服务供给体系,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持续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四是要着力统筹“一老一小”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全面系统构建家庭支持政策体系,注重发挥家庭和老年人的主体性、基础性作用,强化“老幼共融”的共建共治共享机制。五是要着力优化超大城市服务资源配置机制,包括建立都市圈养老服务资源协同机制、市域范围内不同行政区资源协作机制,建立健全数据治理体系和科技支撑体系。六是要着力破解社会治理“最后一米”的体制障碍,构建起街道(乡镇)“一体化”服务体系。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教授陈功在“超大城市养老服务供给与需求”的主旨发言中认为,做好养老服务工作,得在认识清楚养老服务性质的基础上,摸清养老服务的供给与需求,才能做好养老服务体系的设计。
如何理解养老服务的性质?陈功表示,应主要从提升效率(即养老服务在数字经济、技术+的赋能下产生的积极变化)、效能(即养老服务的共建、共治、共享等)、效益(即养老服务所带来的效益所产生的正负外部性等)、效祉(即养老服务的效果、福祉等)四个方面来看。具体以北京为例,北京市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很多成就,但仍存在适老化服务的覆盖有限、养老服务供给的可持续性不足、养老需求和供给之间不匹配等问题。
陈功强调,未来要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一是要致力于解决“鲍莫尔病”,以数字技术为养老服务赋能,明晰养老服务需求的分类与分级,精准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二是要做好兜底工作,系统性打造多元的养老服务体系。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用好老年人力资源,有效组织老年人力资源力量,使其在志愿服务等方面进一步发挥重要作用,这也契合提升养老服务效率、效能、效益、效祉的现实需求,是让老年人拥有高质量生活的发展路径。
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吴玉韶在“社会治理视野下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主旨发言中表示,我国21世纪初步入老龄化社会至今已22年,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也从2013年至今快速发展了10年,但当下,我国多数老年人养老依然依靠家庭,也即家庭养老仍是最主要的养老模式。我国素有养老的“9073”格局一说。所谓“9073”,指90%的老人居家养老,7%的老人社区养老,3%的老人在机构中养老。有数据表明,家庭照料者(主要是子女和配偶及其他家属)一直承担着居家老人照料的主要责任,占比95%以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强化家庭养老功能的政策。此外,在我看来,未来家属照料老年人的比例将下降、失能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的比例将上升,这是大势所趋。对此,我们必须通过认真调研与摸查,认真思考养老服务体系建设10年来所形成的成就与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契合当下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需求的发展思路。
吴玉韶表示,做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要构建基层养老生活的共同体。养老服务的关键核心是在街道和社区两级。当下来看,社区居家养老仍存在不少难点堵点。一是养老服务特别是专业化服务仍有欠缺;二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包括供给、配置尚显不足;三是目前各地的社区养老服务名称不统一、标准不统一,给养老服务全覆盖带来一定困难;四是社区的养老服务设施尚未明确是公共服务设施。今年3月,新一轮机构改革将老龄委相关工作重新划归民政部,同时,中央社会工作部成立,这对于养老服务工作意义重大。在未来的发展中,养老服务要更加注重整合协同,尤其是在社区层面更应强化这一要求,多措并举构建起基层的养老服务共同体。
在主旨发言环节,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委员、市民政局副局长郭汉桥作了“让专业养老服务走进寻常百姓家–北京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的探索与实践”的发言;北京市卫健委党委委员、一级巡视员、北京市老龄协会会长王小娥围绕“北京市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探索与实践”进行了发言。
会议点评阶段由黄石松主持,北京市政协委员、原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总编辑李明圣,北京市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日报社总编辑伍义林表示,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王杰秀等点评嘉宾分别发言。(光明网记者郑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