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张德勇(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4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3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今年一季度,按不变价格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5%,比上年四季度环比增长2.2%,主要经济指标进一步改善,优于市场预期。良好开局,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和改善市场预期,为实现全年经济发展目标开了好头。其中,国内需求逐步扩大,消费加快复苏,投资稳定增长,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显现,成为一季度经济实现良好开局的主要推手。
内需逐步改善
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由消费和投资构成的内需持续修复,特别是消费加快恢复,为促增长、稳经济注入积极的稳定力量。数据显示,一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66.6%,拉动GDP增长3.0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34.7%,拉动GDP增长1.6个百分点。
消费加快恢复。今年以来,随着疫情防控较快平稳转段,叠加促消费政策持续发力,为消费加快恢复创造了有利条件,成为一季度经济运行中的显著亮点。1-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8%,上年四季度为下降2.7%,增速为近七个季度新高。其中,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6%,比1-2月份大幅加快7.1个百分点,为2021年7月份以来首次实现当月同比两位数增长。
特别是,在人流物流等逐步走向正常的推动下,居民外出、餐饮、娱乐、旅游等接触型消费快速恢复反弹,居民服务消费需求逐步释放,是消费加快恢复的明显特征。比如,一季度,全国餐饮收入同比增长13.9%,增速比1-2月份加快4.7个百分点,高于商品零售额增速9个百分点。另外,实体店零售逐步改善。一季度,限额以上零售业实体店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6%,增速比1-2月份加快3.2个百分点。餐饮等接触型消费与实体零售等线下消费快速回暖,是消费加快恢复的重要动力源。
投资稳定增长。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5.1%,与上年全年持平。随着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稳投资政策落地落实并逐渐产生效果,有效投资持续扩大,积极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为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提供了有力支撑。
大项目投资带动作用明显。一季度,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的大项目投资同比增长12.3%,增速高于全部固定资产投资7.2个百分点,拉动全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3个百分点,是稳投资的“压舱石”。高技术产业投资延续强劲增长势头。一季度,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6.0%,增速比1-2月份加快0.9个百分点,比全部固定资产投资高10.9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15.2%和17.8%,前者增速比制造业投资高8.2个百分点,后者增速比服务业投资高14.2个百分点。社会领域投资保持高位。一季度,社会领域投资同比增长8.3%,增速比1-2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其中,卫生和社会工作投资增长18.5%,教育投资增长6.2%。社会领域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持续起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积极作用,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
需求改善与供给改善相互促进
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实现供需更高水平动态平衡,经济运行整体好转才会有坚实保障。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今年一季度,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实现较快增长,在需求牵引供给的作用下,内需改善相应带动了供给延续企稳回升态势,生产稳步恢复。
工业经济稳步恢复。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比上年四季度加快0.3个百分点。在工业41个大类行业中,23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增长面超过五成;与上年四季度相比,20个行业增加值增速加快或降幅收窄。其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3%,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1.3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2.5%,不仅支撑作用明显,也进一步强化了产业升级态势。就企业规模而言,值得一提的是,小微企业生产有所改善。一季度规模以上小微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1%,增速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速。分产品看,太阳能电池、新能源汽车产量分别增长53.2%、22.5%,代表了新动能继续壮大,同时对消费产生明显的拉动作用,是供需双方互为依托、相互促进从而实现两者更高水平动态平衡的典型示范。
供需改善相互促进也加快了经济循环。作为连接生产供给与消费两端的交通运输业,一季度多项统计指标实现正增长,有助于进一步畅通经济循环。在货运方面,公路货运量同比增长5.2%,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和货物吞吐量分别同比增长3.5%和6.2%,水路货运量同比增长5.4%。在客运方面,港口旅客吞吐量同比增长71.8%,城市轨道交通客运量同比增长24.7%,巡游出租汽车客运量同比增长13.0%。人流物流的增长和交通运输业指标的改善,既是供需改善的直接体现,也是进一步畅通经济循环进而提高供需对接效率的“润滑剂”,是不断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必要支撑。
以持续扩大内需进一步增强经济回升向好动能
一季度经济实现良好开局,积极因素累积增多,展现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为实现今年经济发展目标打下良好基础,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机构纷纷看好中国经济增长前景。这有助于稳定和改善市场预期,增强经济回升向好信心,也为充满风险和挑战的世界经济带来稳定性和确定性。
当然,也需要看到,国际环境依然复杂多变,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有待进一步巩固。比如,在消费业态上,零售业增幅不及旅游业和餐饮业;再如,在投资结构方面,民间投资低位增长,房地产投资仍较为低迷;还如,工业企业盈利能力下降,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市场需求不足问题。因此,下阶段,夯实经济回升向好基础,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应进一步加大扩大内需力度,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进一步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
扩消费,重点是解决好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问题。收入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变量,因此当前应突出抓好稳就业工作,有针对性优化调整阶段性政策并加大薄弱环节支持力度,稳存量、扩增量、保重点,着力破解结构性失业矛盾,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服务,以稳就业实现收入稳定,为扩消费创造良好的前置条件。需要指出的是,扩消费,还须把营造良好消费环境作为重要内容。完善监管机制,实现诚信经营,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打造放心消费品牌,把更多人情味融入消费场景中,让升腾的人间烟火气加速释放消费潜力。从而,促使有稳定收入能消费、没有后顾之忧敢消费、消费环境优获得感强愿消费。
稳投资,要牢牢把握扩大有效投资这个核心要素。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多措并举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带动作用,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既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也重视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瞄准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以及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和韧性,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投资,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推动高质量发展。尤其是,应全力破除制约民间投资的体制机制障碍,以持续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构建公平竞争市场环境,不断激活民间投资,持续拓宽民间投资行业领域,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推动民间投资健康发展,为经济回升向好增添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