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美式民主”、全球发展中的中国方案、《新时代的中国网络法治建设》白皮书、县域富民产业与就业创业、国家数字治理架构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肖君拥:“美式民主”不过是美国霸权主义的延续】
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肖君拥指出,美国长期以来凭借霸权标榜并输出的所谓“人权”与“民主”,在世界许多地方推行霸权主义,操纵意识形态,造成部分国家社会动荡、种族冲突、人民罹难,给世界动荡埋下祸根。民主应当以帮助人民实现美好生活为目标,而不是美式民主谋求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美国经过长年的话术引导,让很多人误认为其制度是“民主”和“自由”的理想组合载体,但实际并非如此。历史地看,美国“国父”们在制宪设计中明显偏好“自由”、忧惧“民主”。制宪就是追求建立一个强大的联邦政府,从而保护自由、宗教和财产。“自由”和“民主”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将二者绑定恰恰陷入了西方话语陷阱。当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兴起时,“自由”和“平等”相容,因为当时自由和平等的共同敌人是专制。但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各种经济自由权的扩大,贫富差距扩大,自由与平等的矛盾也就日渐显露。即便美国有意将“民主”转化为“选票政治”,其多年的政治实践奉行的是精英政治,长期存在着“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现象。“美式民主”不过是美国霸权主义的延续、输出价值的工具而已。总而言之,“美式民主”和“平等”大相径庭。在美国,能做主的并不是人民。因此,需要擦亮双眼观察美国民主政治运行,以平等理性的思维去深入认识“美式民主”的虚伪和双标,不被其“人权”“民主”的话术蒙骗。
摘编自《光明日报》
【于运全:为人类妥善应对全球性挑战贡献中国方案】
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于运全认为,当今世界,人类相互联系和彼此依存的程度前所未有,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数量之多、规模之大、程度之深也前所未有。我国积极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完善全球治理,为人类妥善应对全球性挑战贡献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一是落实全球发展倡议,破解全球发展难题。中国将秉持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不断扩大同各国发展的利益汇合点,积极开展减贫、缓债、防灾减灾国际合作,营造有利于发展的国际环境,为培育全球发展新动能作出贡献;二是落实全球安全倡议,维护世界和平安宁。最近,在中国、沙特、伊朗共同努力下,沙特、伊朗北京对话成功举行并取得重大成果,成为有力践行全球安全倡议的一次成功实践。国际社会高度评价中国为中东地区实现和平、稳定与安全提供的助力;三是落实全球文明倡议,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中国不仅以独特的现代化道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极大丰富人类文明百花园,更通过举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展“丝路一家亲”行动等为全球文明交流互鉴搭建桥梁、织就纽带。我们要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与各国共同推动现有文明交流机制发挥更大效能,进一步丰富全球文明交流内容、创新全球文明交往形式,探索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努力开创世界各国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新局面。
摘编自《人民日报》
【杨东:为健全数字经济法治规则谋篇布局】
中国人民大学交叉科学研究院元宇宙研究中心负责人、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杨东表示,新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网络法治建设》白皮书为健全数字经济法治规则谋篇布局。在“健全数字经济法治规则”方面,白皮书主要提出了三个方面:第一,推动构建数据基础制度;第二,明晰数字市场运行制度;第三,规范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具体来看,针对数据基础制度,数据是数字经济的“血液”,数据基础制度更是包含了数据产权、交易流通、收益分配和安全治理四项重要内容。要推动以上四项制度构建,离不开数字经济三维结构,具体是指平台、数据和算法三者互相耦合,形成有别于工业经济的市场结构。北京、深圳等地涌现的数据交易新模式也对以上理论进行了呼应,无论是数据登记还是数据交易都无法离开平台和算法,换言之,离开平台和算法的数据其利用效率和价值将会大幅降低,交易成本和安全风险也会大幅度提升。同时,白皮书不仅仅分享了中国网络法治建设的经验做法,也为未来数字社会绘出了宏伟蓝图。基于科技治理模式所构建的新型关系,用户、数字平台、平台内经营者等都是平等参与主体,实现一种区别于科层制的扁平化治理体系,保障各方可以进行开放式的谈话,从监管者的视角了解监管目标以及从平台的视角观察监管要求,从而真正实现网络法治建设的重大使命。
摘编自光明网
【檀学文:推动县域富民产业与就业创业相互促进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贫困与福祉研究室主任檀学文表示,我国各地实践经验表明,县域富民产业发展与就业创业之间存在系统性、互动性联系。第一,以专业化产业分工奠定县域就业基础。越来越多的地方结合本地资源特色和产业传统,按照比较优势原理选择专业化分工,以及具有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优势的特色主导产业,并做大做强产业,进而实现经济总量和就业增长以及劳动生产率提升。第二,以发展产业体系促进就业规模扩张。各县域在选定符合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后,需要进一步发展产业体系形成竞争优势,通过产业扩张促进就业规模扩张。县域特色产业的发展战略包括延伸产业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发展产业集群等。第三,以培育市场条件实现产业与就业良性互动。各地培育市场条件的具体举措包括完善农村电子商务、生产道路和农田水利、产地批发市场、鲜活农产品存储及冷链物流等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和科技示范园区等,建设区域性专业市场更能奠定产业引领地位。第四,以积极就业创业服务促进富民产业培育。地方政府如果能够实施积极就业创业政策,使就业创业服务与富民产业培育相互嵌入,两者便可以相互助力。为提升县域富民产业培育成功概率并促进农民增收,各地要认识到县域富民产业和就业创业各有其客观规律,它们之间应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不能仅将前者视为后者的手段。这样一来,各地在培育富民产业时可以更多侧重于培育市场条件和产业基础设施,使创新创业成为产业发展的动能,把提升人力资源水平作为实现当地产业升级和就业增收的重要手段。
摘编自《经济日报》
【何哲:国家数字治理架构应遵循三个基本原则】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何哲表示,新信息时代的国家体系,已经不能简单地被看作是一种庞大地域范围的极具多样性的松散结构。至少在数据层面,新信息技术已经极大地增加了国家宏观数据治理能力。在主权范围内的一切数据都变成可以访问和管理的东西。甚至对于大的跨国公司而言,全球范围内的数据,一体化管理亦是一种现实。而在统一的数字体系之上,传统分立式的治理架构亦会逐渐改变。因此,国家数字治理架构,必须要围绕着新信息时代的新的社会结构来构建。其中将包括三个基本原则。首先,统一是建设原则。统一原则可以简化为一句话,国家拥有对主权范围内数据体系的最高管理权。这种国家管理权与个人自由权利并不冲突,本质上是人民主权在数据领域的延伸。这种管理权与商业组织的数据拥有权并不冲突,商业组织可以继续保持其使用权,但国家要掌握其具体的数据资源情况,并具有最高范围的控制权以构建整体的国家数据体系以及根据需要用于应对特殊情况。其次,流通是运作原则。流通的根本目的是在分立的社会分工部门之间建立横向的联系。而这种横向流动,是长期以来传统分治式治理体系梦寐以求但无法实现的。数据的水平流通是逐渐实现的,包括行政体系内的数据流通、企业之间的数据流通、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数据交换。最后,安全是底线原则。任何时候,国家数据体系的建设,都应该以安全作为底线原则。这种安全包括三个层面:一是作为数据本身的安全;二是作为数据流通的安全;三是作为数字权利的安全。
摘编自《北京日报》
(光明网记者 郑芳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