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李国平(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五年来,我们扩大国内有效需求,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立足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培育更多经济增长动力源。着力扩大消费和有效投资。增强区域发展平衡性协调性。持续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深入实施。我国是国土与人口大国,地区间资源禀赋、发展基础和水平差别大,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由来已久,统筹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任务艰巨但意义重大。
(一)正确理解与认识区域协调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是立足地区比较优势,以有序的分工协作实现区域间相对均衡、动态协调和充分发展的过程。而在实践中,不平衡是普遍的,要在发展中促进相对平衡。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要义是缩小区域差距,基本要求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大体相当三个方面。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有效方式,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二)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态势及其新情况新问题
新中国成立七十余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都有了明显提高。
就区域间差距而言,则经历了“缩小-扩大-缩小-扩大”的反复过程。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实施向内地倾斜、均衡布局的区域发展战略,形成了沿海和内地两大板块的经济空间格局。改革开放之后,由于实施东部沿海地区优先发展的战略,我国区域经济总体呈现出不均衡的增长格局,区域差距不断扩大。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先后实施了西部大开发、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崛起等旨在缩小区域差异的区域发展战略,使得我国区域间差距呈现缩小态势,区域经济逐步从不均衡发展进入到相对均衡的阶段。
近年来,我国经济空间结构演化面临新的影响因素和外部环境,驱动地区经济增长的因素已经从自然禀赋等第一性地理因素转变为以规模经济、专业化分工以及知识要素为主导所形成的新空间集聚等第二性地理因素。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区域经济发展分化现象突出,我国东北、西北、华北地区(“三北”地区)经济增长相对缓慢,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已经呈现出从“东快西慢”的东西差距转化为“南快北慢”的南北差距,北方地区经济份额由2010年占42.8%缩减到2022年占35.2%。习近平总书记也高度关注我国区域经济布局不平衡问题,并于2019年12月在《求是》杂志发表了署名文章《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针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区域经济发展分化态势明显、发展动力极化现象日益突出、部分区域发展面临较大困难等新问题,明确提出要“尊重客观规律、发挥比较优势、完善空间治理、保障民生底线”等促进协调发展的新思路。
(三)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四大战略及其推进情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以下简称“四大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需要战略统筹和顶层设计,离不开“四大战略”的扎实推进以及相互促进。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助力推进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先发展以及支持特殊类型地区加快发展,是覆盖全部国土、旨在发挥各区域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着力缩小区域间差距的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是指国家针对特定地区,围绕不同发展目标或解决某个重大问题而确定的发展战略,目前我国区域重大战略包括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例如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就是以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为基本出发点的区域重大战略,是明显的问题导向的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在国家层面划分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是国土空间开发模式的基础性和约束性战略部署,是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新型城镇化就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强调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同发展格局,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等。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近五年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速推进,区域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得到增强。统筹推进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先发展,中西部地区经济份额均有所提高,中部和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由2012年的21.3%和19.6%已经提升到2021年的22%和21.1%。2019年以来南北方经济份额基本稳定。东北地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地位持续巩固,中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快速发展,东部地区持续发挥创新带动作用。着力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坚持全国一盘棋”,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对口支援”等方式、加大了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等特殊地区和困难地区扶持力度。区域重大战略扎实推进并取得积极效果。
京津冀协同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取得积极进展,雄安新区和城市副中心建设加快推进,北京“大城市病”问题得到一定缓解。长江经济带发展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总要求下,区域高质量发展取得了积极进展。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实施以来,中心城市持续做优做强,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网络基本形成,产业合作进一步紧密,水污染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生活质量持续提升。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取得积极进展,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成效明显,创新链与产业链进一步融合,城乡融合发展取得新进展,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迈上新台阶,生态环境质量逐步改善。编制完成并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深入落实,实施了一批环境污染治理、水资源利用、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工程。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形成“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实施了《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 (2021—2035年)》,完成了全国“三区三线”划定工作,有力地支撑了功能定位清晰、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新型城镇化战略加速推进,2022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65.2%,中心城市、城市圈与城市群为主体的大中小城市协调的城市体系加速形成,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加速,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不断提高,城市更新加速推进,城市宜居、韧性和智慧程度明显增强。
(四)以更加有效的机制创新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迈进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以弥补市场失灵带来的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问题,最终实现区域间相对平衡发展。具体可从战略统筹、空间联通、功能互补和民生保障四个方面设定目标,通过更加有效的机制创新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迈进。
一是战略统筹。统筹并扎实推进四大战略落实,特别是加强四大战略之间的联动,以实现缩小区域差异和区域协调发展的三个具体目标。发挥主体功能区战略在区域发展定位和优化区域发展格局的决定性作用,加强区域重大战略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之间在空间上的相互支撑,将新型城镇化战略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有机结合,通过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助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落地。
二是空间联通。空间联通是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条件和纽带。要加大包括交通、能源、水利、物流等传统基础设施以及以信息网络为核心的新型基础设施,增强空间联通的深度与广度。
三是功能互补。功能互补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需通过构建对口支援、合作框架、利益补偿、全国统一大市场等区域合作机制,打破要素在区域间流动的壁垒,促进城乡、区际间功能互补,真正实现城乡间、区域间的协调发展。
四是民生保障。民生保障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要求。包括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大体相当两个方面。即保障各地区人民在公共教育、就业创业、社会保险、医疗卫生、社会服务、住房保障、文化体育、残疾人服务等领域获得大致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同时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城乡、各地区间的人民基本生活质量,逐步缩小城乡和区际收入差距,助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