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农业强国建设、现代预算制度、提高消费水平、人才强国建设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刘长全:推进科技创新自立自强,建设农业强国】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农村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刘长全指出,提升我国农业科技水平,加快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关键在于增强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先,要充分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作用,优化国家与地方农业科研院所、农业院校和涉农企业的定位和布局,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构建梯次分明、分工协作、适度竞争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其次,要加强农业科技基础研究,聚焦关键核心技术,紧盯世界农业科技前沿,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强化国家农业科技战略力量,加快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再次,要构建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机制,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和人才建设,提高农业科技服务可及性,完成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加快农业强国建设。
摘编自《经济日报》
【马海涛、肖鹏:健全现代预算制度,适应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改革要求】
中央财经大学马海涛、肖鹏指出,当前我国的预算制度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攻坚期,需通过健全现代预算制度适应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改革要求。健全现代预算制度,需要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强化全口径预算统筹调配,建立“集中财力办大事”预算决策机制,增强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需要提升财政资源配置能力,明晰绩效管理权责,强化全流程预算绩效融合,实行预算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确保财政资金使用提质增效;需要推进财政支出标准化,加强基本支出标准体系建设和项目支出标准体系建设,强化预算法定约束;需要推动数据共享,加强大数据开发应用,在纵向和横向上进一步推动预算管理信息贯通共享,提高预算管理信息化水平;需要强化协同监督,加强预算和各项政策的衔接,改进和细化预决算编报,逐步完善预决算草案的编制,积极配合人大审议预决算,提升预算审查监督能力。
摘编自《光明日报》
【李义平:让再分配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消费水平】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义平认为,提高人民群众的消费水平,关键在于提振人们的消费信心。基于现代经济学有利于提高消费水平的原则,从具体措施来看,要使再分配能够提高人民群众的消费水平,首先是国民收入分配应适当向劳动转移,由于劳动收入基本用于消费,资本所得基本转化为投资,目前最终消费在拉动经济发展中贡献偏低与劳动收入水平也有关系。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劳动力价值所包含的生活资料的范围会扩展,劳动力价格也会随之上扬。其次是国民收入分配应适当向低收入群体转移,把收入转化为消费的关键在于边际消费倾向的高低,因此,应当通过向低收入群体倾斜的重新分配,提高总体的消费倾向。再者是通过促进分配和投资向农业、农村、农民转移,让农产品的价格反映农产品的成本、收益和供求状况,解决农民增收问题,从而使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摘编自《经济参考报》
【孙锐: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人才强国之路】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人才理论与技术研究室主任孙锐指出,人才是强国之本、竞争之基、转型之要。当前大国博弈更加激烈,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更加凸显出对国家高水平人才资源及其作用发挥的路径依赖。当前,我国具有世界最大规模最全门类的人才积累,在若干人才发展指标上正在接近世界一流发达国家水平,并形成加速追赶态势,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力求通过创新驱动发展、高质量发展和科技自立自强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新站上世界发展的潮头位置。新时代新阶段人才强国战略的提出和实施,标志着我国人才战略由跟随型战略、模仿型战略向赶超型战略、夺标型战略的替换升级。未来一段时期,是中国建成世界人才强国的攻坚期、加速期、冲刺期,需要我们围绕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走出一条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创新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强国之路。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报》
(光明网记者徐倩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