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根本。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这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指明了方向。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人才培养”,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落实“三全育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全员、全程、全方位“三全育人”落到实处,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扎实推进“三全育人”,要通过扎实有效的教育教学实践,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深怀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力践报国之行;要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让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凝聚多方合力,善用“大资源”,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好,强化校内外联动,形成课堂、校园、社会“点线面”一体,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联系生动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组织开展多样化实践活动。详情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需要汇聚人才力量
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新时代新征程,需要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汇聚磅礴力量。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要着力建设吸引和集聚人才的平台,开展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综合改革试点,集中国家优质资源重点支持建设一批国家实验室和新型研发机构,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提升人才和科技资源的集聚效应、规模效应,促进人才区域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要坚持培养为重,发掘战略科学家和具有深厚科学素养、长期奋战在科研第一线,视野开阔,前瞻性判断能力、跨学科理解能力、大兵团作战组织领导能力强的科学家,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要坚持制度先行,不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既要根据需要和实际向用人主体充分授权,完善人才管理制度,又要深化科研经费管理改革,优化整合人才计划,完善人才评价体系。详情
培养专业人才是面向国家需求的重要任务
推动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需要培养与现代化产业体系相适配,与我国制造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相契合的卓越工程师队伍。作为卓越工程师培养的主阵地,高校要始终坚持“四个面向”,以培养国家急需的卓越工程科技人才为己任,善于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造升级传统的学科专业体系,主动前瞻布局前沿领域的新工科专业,抢占未来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的战略制高点;系统重构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机制,打造联动相通、融合相连的协同育人联合体和共同体,促进产教供需双方的精准对接和有效匹配,积极探索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卓越工程师培养之路;将弘扬科学家精神、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等贯穿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全过程,努力建设一支爱党报国、敬业奉献,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师队伍。详情
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一环
教育事业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关乎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高校的立身之本。对高校而言,落实好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一方面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围绕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立足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使命责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另一方面要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统筹考虑师资队伍的素质要求、人员构成、培训体系等,不断健全师资队伍的培养、引进、使用、评价机制,引导教师坚定理想信念,自觉把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到教学管理工作全过程,要求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同时,还要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形成涵盖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方面的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详情
(光明网记者徐倩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