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为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者之间的交流、促进青年人才成长,第三届“中国青年马克思主义大会”于11月5日至6日在东北大学召开。本次大会聚焦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的理论学习和理论阐发,分设“争鸣·高端对话”“交锋·青年学者”“领航·期刊主编”3个专场,共探学术前沿,共议学科发展。
中国青年马克思主义大会轮值主席、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田鹏颖教授主持开幕式及第一时段的主旨演讲。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刘忠和,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石坚,东北大学党委书记熊晓梅,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秘书长郝清杰等为会议发表致辞。
大会自发布征文通知以来,得到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青年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共收到来自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西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东北大学、南京大学等多所高校及党政军科研单位的总投稿906篇(含推荐参会28篇)。对征文投稿,组委会经认真审查,剔除无效投稿63篇,并组织评审专家组对815篇有效投稿认真评审,评选出一等奖10篇、二等奖20篇、三等奖32篇、优秀奖51篇,共计113篇论文入选本次大会,层次多样、参与广泛。评奖结束后19位专家在“争鸣·高端对话”会场分别进行了主旨演讲,他们围绕党的二十大新表述、新亮点,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进行了多重解读。
其中,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研究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席教授逄锦聚作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主旨演讲。他表示,习近平经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是集中全党全国人民智慧的结晶。体系严谨、内涵丰富,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南,为世界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他强调,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统一领导和战略谋划,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一级教授、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韩庆祥教授作题为《五个维度理解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主旨演讲。他指出,把握“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内涵和实质要基于五个维度:一是从“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到“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二是从一个“行”到两个“行”;三是从“两个结合”的论断到对“两个结合”的展开阐述;四是从“十个明确”到“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五是从重视哲学到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展开系统阐释。
11月6日,大会开启“交锋·青年学者”“领航·期刊主编”专场,23位青年学者及期刊主编集聚一堂,共探学术前沿,共议学科发展。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培永教授作题为《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基本问题的理解》的主旨报告。他表示,马克思主义行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两个“行”是相互印证、相互成就的。一方面,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前提和基础。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本土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另一方面,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是作为整体的马克思主义行的充分体现。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增强了马克思主义行的说服力和认同度,补充强调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更好地支撑了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的论断。
《中国教育报》理论周刊高级编辑张金岭作主旨报告。他指出,报纸撰写理论文章要把握好宣传性和学术性的关系,以宣传引领学术,将学术工具、学术元素与宣传导向完美结合,让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他认为,要立足自身学术积累,把握好选题大和小的关系,以问题意识为导向拟定有现实性、针对性的选题。他强调,报纸理论文章具有新闻性,要时刻关注新观点、新思想、新论断、新战略、新要求,及时进行理论阐释。
本次大会在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各主办、协办单位及“青马先声”的筹办下圆满落幕。大会的线上线下参会人数累计达88.1万人次,社会影响广泛,在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方面起到不可小觑的推动作用。大会充分解读了党的二十大精神,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有力推动了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和21世纪马克思主义前沿问题的研究,加强了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者之间的理论交流、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学科青年发展成长,为国内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带来了一场组织水平高、政治站位高、专家阵容庞大、学术含量高、组织衔接紧凑的饕餮学术盛宴。(主办方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