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探讨大变局中的新型政党政治理论与实践议题,总结中国特色政党政治经验成就,展现中国共产党伟大政治实践,推动构建政党政治学新的自主知识体系,10月29日,由上海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所、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中共中央党校专家工作室联合主办,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高校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研究中心上海大学分中心、上海大学政党治理研究中心承办,以及光明网理论部、《文汇报社》文汇讲堂工作室提供媒体支持的第四届“政党治理·申城论坛”在上海大学举行。本次论坛以“新视野新知识:大变局中的新型政党政治”为主题,聚焦新型政党政治实践力量、组织形态、理论观点、政治实践及其卓越效能,以及在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及文明等要素上,何以历史性和时代性地建构着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等命题。上海大学党委书记成旦红通过视频方式在开幕式上致辞,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陈曙光、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研究室主任、世界政党研究所所长金鑫和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陈麟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闫坤如主持开幕式。来自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上海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等单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共党史党建学、政治学等多学科专家学者围绕主题展开深入研讨,线上线下300余人参加论坛。
成旦红在视频致辞指出,党的二十大确立了中国共产党新时代新征程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之际,共同研讨大变局中的新型政党政治的中国经验、发展逻辑、内涵特征、世界意义等理论与现实问题,可谓恰逢其时,为学习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贡献了思想智慧、精神财富和实践成果。
陈曙光在致辞中表示,中国共产党在世界历史进程中,走出了一条新道路,即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建构了一种新文明,即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政党政治是新道路的题中之意和重要密码,是新文明的重要力量和重要组成。21世纪的今天,中国政党政治如何在世界的学术舞台上建构起自己的学术体系、概念体系、话语体系,这是当代中国学界的共同使命。“政党治理·申城论坛”承载着这一非常重要的使命,他相信本次论坛将在中国的学界,对于中国学术的建构发挥重要推动作用,期待论坛常新长办、办出水准、办出特色、办出品牌,推动中国的学术走向世界舞台中央。
金鑫在致辞中表示,本次论坛继续紧扣“政党”这个关键力量,探讨如何以政党治理带动国家治理、推动全球治理,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在国际格局新旧交替、世界政党政治交错演进的历史当口,“政党研究”正当其时,盼望政党政治研究能够在四个方面有新的突破:一是拓展宽度,对于各个国家各类政党进行更系统研究;二是加大深度,对于国外政党变换轮替背后的理论思潮进行深入研究;三是增强实度,多为党和国家对外工作等提供务实管用的决策建议;四是找准向度,为构建中国特色政党政治话语体系,服务党的中心工作做出更大理论贡献。
陈麟辉在致辞中表示,政党政治的运行质量对于国家的兴衰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次论坛全方位多视角的深入探讨,将为增进政党政治动能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支撑。
一、阐释中国式现代化与新型政党政治的历史及当代演绎
新型政党政治是一种具有历史和现实意义的政治创造。中国的政党政治完全有别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政治,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伟大的创造性、巨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的持久性。很多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其历史嬗变和当代演绎作出了深刻的阐释。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原校务委员、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会长韩庆祥教授从百年历史的角度,回溯中国应对西方现代化冲击的历史过程,认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对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开天辟地的历史转折意义,从学术思想、领导力量、正确道路三个方面掌握了历史主动,使中国开启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开辟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并共时性地型塑着一种新型政党政治图景。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研究室主任、世界政党研究所所长金鑫研究员从世界政党格局的碎片化和政治人物的个性化、政党主张两极化、政党宣传的即时化和政党政治领域的泛意识形态化趋势明显等四个方面分析世界政党政治的新变化,并指出世界政党格局的演变会引起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而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又会引起世界格局的调整变化。面对变乱交织的世界和复杂难解的经济社会问题,很多国家的政党存在“治理赤字”和“本领恐慌”,传统政党面临“往哪走”的困惑,新兴政党面临“走不远”的挑战,各国政党的新陈代谢推动政党体系深入调整,加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互学互鉴、提升治理能力是各国政党的普遍诉求与共识。他同时强调要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与世界其他政党之间的交流,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成功故事。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房宁认为政党的规模和政党的功能存在着相关性,但政党数量与质量没有正相关。回顾历史、纵观世界近现代史,“政党”可概要地分成参与型政党和管理型政党。中国共产党要在政策层面、决策层面和实施层面加强管理和治理,严把规模,提升质量。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浙江(嘉兴)中外政党研究中心主任周淑真在全面分析了世界政党政治发展的基本态势后认为,政党品质和政党政治运行质量成为影响国家兴衰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当前中国共产党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最具优秀品质和运行最有质量的政党,取得了巨大的政治成就,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
复旦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刘红凛教授认为,技术革命是推动政党政治变革与政党转型发展的原动力,政党的转型取决于科技革命导致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变革,惟有突破政党本位,以政党为中心,以国家社会本位才能深刻地揭示世界政党发展转型的根本原因。他提出,当今时代依然处于政党政治时代,执政党依然是一个国家难以取代的社会权力中心,与西方政治逻辑中的“政党法治”及“法治政党”等概念不同。党的十八大以来不断推动的“全面从严治党”是高位推动的、是自上而下推动的,这决定了西方的政党转型发展与中国共产党强调的自我革命在内在逻辑上的本质区别。
吉林大学匡亚明英才教授王立峰认为,完善党的领导需要体制、制度与机制三个方面来实现,在体制上,要把“党的领导”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场域,纳入到国家治理体系与法治国家战略之中;在制度上,要把党的领导制度纳入国家法律和党内法规之中,坚持党领导下的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的有机统一;在机制上,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制度优势,深化和完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各项机制。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副教授王海滨围绕“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世界建设”的问题,阐述了将理想信念、党性修养、思想建党等理论成果运用到构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世界建设分析框架中的重要意义。
二、探讨新型政党政治的生成逻辑与实践路向
要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带领全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就要充分探讨新型政党政治的生成逻辑与实践路向。
山东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商志晓教授认为,根据政党政治的新形态、新发展、新范式,聚焦“新型政党政治”主题进行学术讨论和理论研究,具有探索性和开拓性。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风范和为政品格,尤其是以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现实努力和追求,无疑是新型政党政治中具有典范性和代表性的,是新型政党政治行为中最具说服力和影响力的实践活动。新型政党政治的理论姿态要注重总结成功实践、注重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注重把握时代发展大势、注重世界观、方法论引领和注重目标方向的战略统筹。
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段勇教授以“新时代礼仪制度推进政治文明建设”为题,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礼仪制度与政治文明建设的共生互动关系,探求以新时代国家礼仪制度推进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路径与方略对策。他认为,加快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提升我国政治文明建设质量,是推进政治文明建设的新理论、新视角和新实践,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色优势。
全国党建研究会秘书处办公室刘源主任围绕“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建设,认为要深刻认识党建学科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中的关键地位,承担起新时代党建研究工作者的崇高责任。党建学科的健康发展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重要论述为指导,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沟通协调,为未来学科规范发展、高质量发展、长远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政党研究所所长丁俊萍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塑造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色和优势,我们只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才能走向光明未来,中华民族才能迎来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
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政党研究所常务副所长臧秀玲认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和全过程人民民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的必然产物,两者在高度契合的基础上呈现出双向塑造的互动关系,能够有效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
三、剖析新型政党政治的动力机制与实践目标
如果说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政治实践,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政党政治实践,那么这种政治实践的内在动力机制,就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的那种解决大党独特难题的清醒和坚定,以及始终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而其实践目标,则在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北京师范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王炳林教授以保持解决大党独特难题的清醒和坚定为题,阐明大党的独有难题究竟是什么、需要怎么办,认为坚持和加强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运用中国化和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来凝心铸魂,健全自我革命的制度规范体系是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关键。
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桑玉成认为,“政党治理”需要贯彻“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原则和精神,并从“在何种意义上使用政党治理”“什么是政党治理的主语”“怎样理解政党治理中的政党”“全过程人民民主与政党组织管理的内生关系”“政党治理的制度化问题”等方面出发,提出了多个可供研究的重要理论命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林建华教授认为,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大地上生动演绎了建党并进行政党建设,夺取政权并进行政权建设,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等精彩的三部曲,归结起来的唯一主题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诉求和价值标识。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李海青教授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文本,从使命伦理的价值承担、把握规律的历史主动、综合创新的理论自觉、改造世界的实践思维、自我革命的主体锻造等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这一核心命题。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科研处处长、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副会长周敬青教授认为,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必先从严、从严必依法度,“自我革命”必须发挥党的制度规范和界定的优势、必须发挥党的制度强制惩戒优势、必须发挥党的制度约束和监督优势、必须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王海燕副教授从历史和现实逻辑的角度阐述了在“中国式现代化”中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性,强调必须坚持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拥有团结奋斗的强大政治凝聚力和领导力。
四、展望新型政党政治新的知识视野与世界意蕴
一定意义上说,新型政党政治命题及其历史实践,为世界政党政治破解了实践难题、拓展了发展路径、创造了崭新形式、打破了政党政治的西方话语霸权,为一种新型政党政治学知识体系的形成发展提供了可能。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副院长、一级巡视员刘靖北教授认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理论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理论,为世界政党制度和人类政治文明做出了伟大贡献,增强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自信。更为重要的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及其实践已经具体地、现实地、历史地开启了新型政党政治的理论与实践及其知识体系建构的历史进程,未来要加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国际传播。
澳门城市大学副校长、澳门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叶桂平教授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极大地体现了中国智慧和经验,打破了发展中国家对西方式现代化的路径依赖,从实践层面破除了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唯一性,从理论层面也打破了“西方中心主义”现代化理论的约束。要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普遍与特殊的辩证统一中,全面深入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点、显著优势和世界意义。
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政党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高立伟教授以“新型政党政治:以政党领导与治理为中心的一种解释”为主题,从“政党领导及治理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逻辑”“中国特色政党政治回应了世界政党政治三大基本命题”等维度进行阐述。他认为,中国新型政党政治理论及其实践,存在着“政党与自身之间的政党治理”“政党与政党之间的多党合作及其制度化”“政党与国家之间的治国理政”等三个基本面向,其主要特征是“以政党领导与治理为中心”。这种新型政党政治,是代表人民利益、适合中国国情、运行高效有序的社会主义政党政治,是一种深层次的政党政治实践新范式,展现了人民价值立场、文化内在生成、历史必然选择、国家民主实现、制度运行效能意义上的内在逻辑,历史性和时代性地建构着新的自主的政党政治知识体系和政治文明新形态,为世界政党政治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及知识资源。
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富文教授从“党的自我革命战略思想的时代出场、战略指向、战略定位”等维度,阐述了党的自我革命战略思想的核心内容。他认为,党的自我革命战略思想是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行动指南,是解决历史周期率难题的时代性答案。另外,来自北京、上海、湖北、山东、吉林等地高校的代表纷纷发言,共话大变局中的新型政党政治。
论坛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李海青教授主持闭幕式,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秘书长薛伟江研究员致闭幕词,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高立伟作论坛总结。高立伟指出,本届论坛迎来了政治学、中共党史党建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多学科众多知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大变局中的新型政党政治历史、理论与实践议题,对于我们拓宽学科新视野、构建学科新知识、把握学科新方法,推进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具有重要意义。论坛初步梳理了新型政党政治的演进历程、历史经验、发展逻辑、本质特征、世界意义等理论和现实问题,与会专家报告站位高、立意深、视野宽、观点新、启发大,论坛规模壮大、学科交叉融合、影响范围宽广。未来我们要用大历史观、大时代观、大知识观以及大责任观继续深入探讨“新型政党政治”这一学术命题,努力构建富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多学科交叉融合新型政党政治学知识体系。(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姜剑、高立伟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