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刘洋(吉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李冰笛(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扭转近代以后的历史命运、取得今天的伟大成就,最根本的是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回望百年,中国共产党始终能够以审时度势的战略判断,框定领导经济建设的思路格局;始终能够在统筹协调中稳中求进,推动领导经济建设务实见效。百年历程集中而生动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建设的实践特质。
一、坚持把经世济民作为领导经济建设的旗帜方向
早在1921年7月中共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中,就提出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等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的经济主张,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伊始就把经世济民作为自己的重要使命。1927年8月中共中央召开的“八七会议”,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围绕开展土地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农民打土豪、分浮财、废债毁约,在革命根据地起草制定《土地法》。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在创造性地解决了坚持和发展革命根据地所必须解决的一切根本问题的同时,真正实现了让广大农民翻身得解放。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坚持武装斗争的同时,致力于不断改善工农大众的生活状况,在根据地领导开展大生产运动破解经济困局,并通过进一步变革农村封建生产关系,满足广大农民渴望获得土地的正当要求。正是基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切实有效的经济方针,中国共产党真正实现了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真正担当践行了“救国不忘为民生”的初心使命。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致力于继续当好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领导人民经过三大改造,彻底消灭了一切剥削和压迫赖以存在的制度基础,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团结聚集一切劳动者和爱国者的力量,领导全国人民意气风发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浪潮,致力于在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以巨大的勇气和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推动实现了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转移,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为改变中国社会贫穷落后的旧面貌,回应并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中国共产党依靠自己的力量和人民群众的支持,开辟探索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的小康社会建设道路。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逐步向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推进,中国共产党领导出台了一系列加快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推动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披荆斩棘、砥砺前行,通过实施精准扶贫,圆满完成了脱贫攻坚任务,历史性地消灭了绝对贫困。与此同时,通过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与大力推进民生工程,广大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不断升级,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得以更好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回应与满足。毋庸置疑的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建设的历史使命,就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建设的百年实践证明,只有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大山”,广大劳动人民才能远离苦难,才能过上幸福生活;只有始终不渝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中国共产党才能在领导经济建设的过程中真正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二、坚持审时度势地调整领导经济建设的战略布局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面对国民党持续不断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央苏区主要缔造者在深入分析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存在条件与发展的可能性的基础上,果断把中央苏区的农业生产摆在了经济建设的首位,通过组织耕田队等一系列兴农措施,有力保障了根据地的粮食供给。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央苏区经济建设的方针举措,为抗日战争时期通过组织开展大生产运动以破解敌后根据地经济困局、保障军需及民用物资供给积累了重要而宝贵的经验。解放战争时期,面对各种政治势力错综复杂的微妙关系,为争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并巩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地在解放区继续实施减租减息政策。可以说,中国共产党汇聚广大军民团结一致,有预见地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制定实施行之有效的经济政策,有力促进了解放区工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全面胜利创造了重要的物质条件。
上世纪60年代中期,面对美国对我国东南沿海的封锁,特别是中苏交恶后急转直下的地缘政治环境,中国共产党适时调整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战略布局,领导开展三线建设推动我国工业生产向中西部内陆地区迁移。作为战备时期我国生产力布局的应急性调整,三线建设极大地推动了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进程,为日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建设创造了必要条件。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及时洞察时代特征与国内外大势,围绕构建形成对外开放战略布局,从创办经济特区、开放东南沿海城市,到加入世贸组织,从“引进来”到“走出去”,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大市场,领导出台了一系列关键举措,使国民经济发展大踏步赶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浪潮,实现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认识把握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性特征和全球经济发展的总体性态势,从形态描述、总结规律、判定方向三个方面层层递进,作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经济正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等一系列科学判断,并据此提出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在正确认识到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在供给侧而非需求侧、是供需结构性错配而非总量性失衡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领导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纠正以往在宏观经济领域“打强心剂”和“大水漫灌”等调控举措,并以稳定的宏观政策、精准的产业政策、灵活的微观政策、切实的改革政策和托底的社会政策达到调结构、防风险、增活力的目的。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随着一套全面、系统、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经济理论与政策体系的逐渐形成,中国共产党领航的中国经济必将以稳定向好的态势,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更大奇迹。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回望百年,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经济建设的实践历程中始终能够审时度势、积极应对客观形势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战略部署,练就了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过硬本领。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建设的这一显著实践特质,在为增强中国经济的韧性提供重要前提的同时,也为中国经济注入了强大的动能。
三、坚持把统筹协调作为领导经济建设的原则与策略
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革命根据地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就将国民经济划分为国营事业、合作社事业和私人事业三类,提出针对三类经济成分应采取不同的政策,在调整经济结构的同时,“同时并进”地发展三类经济。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依据根据地内部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以及各根据地间的物资条件,在土地、财政和贸易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旨在统筹兼顾、综合平衡各方利益的政策举措。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据地经济建设中所采取的统筹协调的策略与方式,既符合根据地生产力发展的客观实际,也满足团结广大军民巩固统一战线的主观需要,展现出我们党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领导经济工作的大智慧。
上世纪50年代中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汲取“苏联模式”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开始意识到快速推进重工业的赶超式的发展战略和高度集中的中央计划经济体制容易引致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从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到要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各种关系问题,到陈云强调“搞经济不讲综合平衡就寸步难移”,统筹兼顾、综合平衡、协调发展逐渐成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建设的原则与策略。
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正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始终坚持统筹协调的原则与策略,我们在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先富与共富、城市与农村、沿海与内陆、国内与国外等经济发展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基础上,逐渐探索出了一条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路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协调发展理念推动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实现高水平供需动态平衡,坚持立足国内大循环推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中国共产党推动出台的一系列重大平衡战略的指引下,中国经济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回望百年,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始终坚持统筹协调的原则和策略,我们的经济建设才能从容应对来自内外两个方面的风险与挑战,我们的经济发展才能不因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而昙花一现,我们的各项经济工作才能在稳中求进中务实见效。
(本文系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人民至上’价值及其实践研究”(20ZDA004)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