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10月12日至13日,由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联合国拉美经委会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拉共体高级别学术论坛暨第六届中国—拉美和加勒比智库论坛在京召开。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灵桂,中国政府拉美事务特别代表、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副会长邱小琪,智利前总统爱德华多•弗雷(Eduardo Frei Ruiz-Tagle),牙买加前总理布鲁斯•戈尔丁(Bruce Golding),联合国拉美经委会秘书长阿莉西亚•巴尔塞纳(Alicia Bárcena),墨西哥外交部美洲机制与组织司司长、拉共体国家协调员埃弗兰•瓜达拉马(Efraín Guadarrama),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大学联盟秘书长罗伯托•埃斯卡兰特•塞梅雷纳(Roberto Escalante Semerena)出席论坛开幕式并作开幕致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张晓晶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执行院长胡必亮教授在会议单元环节作主题发言。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中拉合作:共迎挑战,共创未来”,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来自中国、巴西、智利、阿根廷、秘鲁、墨西哥、古巴、牙买加、玻利维亚、哥伦比亚等国的官员、学者、外交使节、企业家代表以及新闻媒体记者等各界人士共百余人参加了此次论坛。与会各方围绕中拉发展互鉴、全球挑战下的中拉“一带一路”和“健康丝绸之路”、中拉新兴合作领域:数字经济与能源转型、面向未来的中拉合作:国际新格局下的新方向四个议题进行深入的交流与对话,聚焦中拉双方发展理念与发展需求对接,探索促进中拉整体合作升级的新动能和新机遇,就中拉双方如何协力推动高质量合作发展交换意见和建议。
与会者一致认为,中拉进一步的发展需要继续在中拉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引领下,在互学互鉴中稳步实现。中拉在各自的发展历程中都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通过发展互鉴,有利于总结和提炼发展知识,增进中拉双方的相互理解和信任,进而扩大发展共识,对接发展战略,推动和实现共同发展。这也是中拉发展互鉴要努力实现的目标。在此基础上,与会者指出,中国与拉美地区的互学互鉴应该是双向的。拉美地区经济受新冠肺炎疫情重创严重萎缩,而中国率先控制疫情,有序推动复工复产,并实现经济的正增长。中国经济形势的改善和进口需求的增长为拉美地区改善外部环境、实现出口复苏提供重要动力。拉美各国可以借鉴中国疫情防控的成功经验,有效推进中拉疫苗研发合作,在遏制地区疫情方面发挥更重要作用。同时,拉美地区是生态脆弱与气候变化问题最为严峻的地区之一,对环境问题具有高度敏感性,在减少碳排放方面取得一定成效,积累了大量有关低碳减排的技术条件和产业实力。了解该地区碳减排的实践经验和举措,有助于推进中国经济结构低碳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面对疫情带来的全球性危机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会者指出要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推进中拉关系,坚持危中寻机,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对接共同发展需求。除了建设更紧密的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加强基础设施“硬联通”以及规则标准“软联通”,还应在公共卫生、数字经济等“新基建”领域开拓合作新局,打造“中拉健康丝绸之路”“中拉数字丝绸之路”,通过加大政策引导和对接,共同推动中拉务实合作转型升级。
中拉合作已经步入提质增效的新阶段,除巩固传统合作优势外,还要在“优化存量、寻找增量”上下功夫。与会者认为,数字经济和能源转型有可能成为促进合作升级的新动能。中拉双方要在继续深化基础设施、能源、农业等传统领域合作的基础上,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顺应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趋势,推动能源产业转型升级与清洁发展,实现中拉产能合作高质量跨越发展,推动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迈向更高水平 。
与会者指出,中拉同属发展中国家,在推动世界多极化、维护多边主义方面拥有共同利益。全球新格局下,中拉双方在未来的发展中要加强在多边舞台及全球治理中的沟通协作,积极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形成共同推进南南合作、完善全球治理体系的新时代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拉美一体化组织作为协调拉美和加勒比各国整体立场的有效机制,为中拉关系发展提供了直接的“一对一”对话平台,有效节约外交资源,有助于在世界经济“新常态”和国际政治变局中,塑造体现发展中国家理念,为推进中拉双方整体合作提供全新的历史机遇。
论坛闭幕式环节发布了“第二届中国—拉共体高级别学术论坛暨第六届中国—拉美和加勒比智库论坛成果文件”。本次论坛的举办得到了中国外交部的高度关注与支持,是中国—拉共体论坛2021年活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动中拉双方高质量合作提供了有效途径。(供稿:张冰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