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铸就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
首页> 理论频道> 国际关系 > 正文

铸就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

来源:人民日报2021-10-02 09:13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以“新起点、新机遇、新作为”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日前落下帷幕。来自中国和40多个非洲国家的近900家企业、上万名嘉宾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相约盛会,达成丰硕成果,充分彰显中非务实合作提质升级的强劲动力和澎湃活力。

  2018年9月,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宣布设立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旨在为双方深化经贸合作搭建平台。2019年6月,习近平主席在向首届中非经贸博览会致贺信时表示,希望双方围绕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八大行动”加强对接,积极探索合作新路径,开辟合作增长点,推动中非经贸合作再上新台阶。如今,中非经贸博览会已成为推动中非合作论坛经贸举措落实的新平台和地方对非经贸合作的新窗口。正如本届中非经贸博览会主宾国阿尔及利亚总统特本所指出的,中非经贸博览会有助于非中探索实现优势互补的最佳途径,并采取具体举措推动各领域经济伙伴关系向前发展,打造了非中经济合作新模式。

  中非始终是共同发展道路上携手同行的好伙伴,经贸合作不断深化已成为中非命运与共的生动写照。中国已连续12年蝉联非洲最大贸易伙伴国。今年1至7月,中非贸易额1391亿美元,增长40.5%,达到历史同期最高位。肯尼亚的鲜花、卢旺达的咖啡、喀麦隆的白胡椒、塞内加尔的花生等非洲特色产品越来越多地走进中国千家万户;非洲青年足不出户,就能通过电商平台选购服装、箱包、家电等心仪的“中国制造”;在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中埃苏伊士经贸合作区等地,非洲民众在中国企业投资的汽车组装厂、服装厂、制药厂等工作……中非合作不仅为非洲国家创造大量就业机会,也有力推动了非洲国家工业化进程和经济结构转型。

  中非从来都是命运共同体,共同的历史遭遇、共同的发展任务、共同的战略利益把双方紧紧联系在一起。近年来,中国秉持真实亲诚对非政策理念和正确义利观,不断推动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中非政治互信日益牢固,贸易投资、基础设施、新兴产业等领域务实合作硕果累累,为非洲国家实现自主可持续发展、增进中非人民福祉贡献重要力量。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非双方守望相助、不离不弃,传统友谊得到进一步升华,各领域合作得到进一步深化。中国在非洲的1100多个“一带一路”合作项目坚持运行,近10万名中国技术和工程人员坚守岗位。一批铁路、公路和电站项目克服疫情影响陆续复工开工,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非洲国家领导人深有感触地表示,非中关系建立在全方位合作共赢基础上,中国是非洲的真诚朋友,非洲国家谋发展离不开中国的帮助;非方愿与中方加强共建“一带一路”,落实好“支持非洲发展伙伴倡议”,推动非中合作迈上新台阶。

  独行快,众行远。这句谚语深刻诠释了合作共赢的真谛。加强中非友好合作,这是中国外交坚定不移的选择。汇聚27亿中非人民的磅礴力量,将为维护共同利益提供最有力保障,铸就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和音)

[ 责编:郑芳芳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 依靠技术攻关和要素配置推进农业现代化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