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肖文,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研究员 范保群
当前,我国经济总量和占世界经济比例不断提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更趋完善,先进制造业实现快速发展,传统产业进一步转型升级,过剩产能得到有效化解,创新驱动引领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和“粤港澳大湾区”等为引领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扎实推进,开放经济提质增效,“一带一路”建设亮点纷呈,对外贸易多元化趋势明显。即便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冲击之下,2020年我国仍然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国家。“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内外环境将更加错综复杂。推进“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全面深化改革、强化创新引领、布局先导产业、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一、“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复杂多变的内外环境
(一)顺与逆:全球不确定性编织复杂外部环境
全球化与逆全球化交织加剧了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的复杂性。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逆全球化等思潮频现,“黑天鹅”“ 灰犀牛”等事件频发,世界经济稳定性经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此同时,新兴市场国家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在全球经济中的比重持续提高,国际贸易地位不断攀升,国际经贸规则体系变革重构,也将重构全球分工网络。
(二)分与合:中美关系呈现竞合更替态势
中美关系走向深刻影响着全球政治经济的稳定发展。当前,美国国内失业率陡增,经济衰退趋势明显,亟需扩大就业、稳定经济,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一定程度上帮助了其国内问题缓解,典型表现为近两年来美国与中国的“部分脱钩”。在“十四五”时期,虽然中美经贸合作是大势所趋,但随着中国实力不断增强,美国对华遏制策略将可能进一步强化,全方位、深层次竞争将大概率成为常态。
(三)近与远:疫情全球化冲击着世界稳定发展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引致世界各国所面临的基础不稳、动力不足、发展失衡、纠纷多发等矛盾冲突进一步激化。中国作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器”,虽因疫情出现工人返程、工厂复工延滞等问题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生产,使得企业供给出现困境,但我国很快依靠强大的国家治理能力,有效控制住了国内疫情。全球疫情不会很快结束,随着防控措施的跟进和疫苗的投放,全球疫情将可能呈波浪式下行趋势,但外防输入仍是我国很长一段时期疫情防控的重点和常态,我国的对外经济交往在整个“十四五”时期可能都将受到影响。
(四)破与立:国内经济转型升级速度持续加快
我国经济基本面长期向好,综合国力持续增强,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发展前景依然广阔。总体而言,“十四五”期间我国经济总量持续增加,现阶段产业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制造业更加高端化,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产品体系也更加健全,消费更加多元化、高端化,但不可否认,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依旧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仍然存在,中国经济到了能否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时期,建立符合现代化经济体系所需的体制机制,破除市场流通壁垒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二、以四大举措助推我国“十四五”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全面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现代经济体系
未来要持续推进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现代经济体系。一是需要坚持竞争中性原则,保证各类市场主体能够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激发市场主体的创新动力与创造活力。二是要打破行政垄断壁垒,推进“放管服”改革,促进资本等要素自由流动、企业进出自由,加快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三是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特别是消除各种隐形壁垒,加强对民营经济的法治保障,推进民营经济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二)强化创新引领,加速转换经济增长核心动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一是要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引导社会资本进入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等新基建,夯实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动力基础。二是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升科技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进一步完善科技中介市场,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三是要完善科技服务体系,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鼓励名校、名企、名院合作推进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为创新驱动导入高端人才要素资源。
(三)布局先导产业,培育世界级的先进产业集群
围绕数字经济、生物医药、航天产业等未来先导产业,加快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促进龙头企业从规模优势转向创新优势。一是聚焦5G网络、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等新兴产业,发挥各地区要素禀赋优势,加快优化新生产力布局。二是培育先进产业集群,探索产业体系从“大而全”转向“专而精”,深层次嵌入全球产业大循环,积极参与全球产业链竞争。三是打造面向全球的产业创新高地,推进产业、资本、高端人才等创新资源集聚,形成全球生产网络中的技术转化中心。
(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城市群
聚焦京津冀、粤港澳、长三角等重点区域,打造世界级城市群和先进制造业集群,提升城市群的全球竞争实力。一是加快导入人才、创新、产业、金融等资源要素,重点打造具有全球创新要素配置能力的都市圈和城市群。二是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放宽城市落户等限制性条件,相对消除城市之间发展壁垒,进一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三是推进东中西部协调发展,重点关注革命老区、偏远山区等,在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的基础上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