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北京市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黄石松
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用事实说话,用数据说话,小数据后面有大文章、大故事。
一是做减法,真正减出了获得感。
比如,报告中提到2019年全年PM2.5降至42微克/立方米,人民群众对空气质量改善是有目共睹的。再比如,全年建设用地减量30平方公里,原西城区的辖区面积是30.7平方公里,和宣武区合并后,新西城的面积是50.7平方公里,2019年全市土地减量的面积相当于一个老西城;还比如,全面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全年累计减负约1800亿元,2019年全市一般性公共预算是5800亿,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为3500亿元,减负1800亿相当于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的一半以上,可想而知,减负对于政府的计划管理、预算管理带来的影响和挑战。特别是市政府狠抓营商环境改善,在群众办事申请材料和办理的时限减少60%,600余项高频事项采取网上申报等方式,一次不用跑,或者只跑一次。推动街道办事处和乡镇层面“吹哨报到”“接诉即办”,解决了一大批人民群众“房前屋后”的揪心事、烦心事。
这样的例子还能举出很多,这些数字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做减法、减量发展让老百姓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特别是改善营商环境的一系列做法,对于吸引外资和激活民营资本的投资,对冲经济下行压力,增强首都可持续的竞争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回想几年前,大家对减量发展理念是有质疑的,认为减量就会动有些人的奶酪,就会有人利益受损,《政府工作报告》的这些数据真正让减量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让新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二是做加法,既补了短板又谋了长远。
现在的基层工作中,有干部讲“我们是干着昨天的活、想着后天的事”。昨天的活是指很多工作是在补短板,一方面我们在教育、文化、养老、卫生等公共服务方面有很多欠账要补,另一方面很多工作都要提前谋划,比如副中心建设是千年大计,不是一蹴而就的,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
这里也有几个数据,报告指出,永定河山峡段河道40多年来首次实现不断流;密云水库最高蓄水量突破26亿立方米,创21年新高;在科技创新方面,科研人员长期盼望的科技成果权属改革等实现制度性突破;系统布局基础前沿研究,一大批重点科技项目落地;出台围绕市场准入、创新创业的“政策包”,为民营企业送出“27+5”政策措施,精准解决民间投资发展“最后一公里”问题。这些都是管长远、谋大局的事情。充分体现了这一届市委市政府的胸怀和远见。相信10年、20年以后,我们回看今天这些工作,更能体会到这些布局的重大意义。
《政府工作报告》对问题的认识是清醒的、客观的、冷静的。其中提到: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财政收支平衡难度增加,人口资源环境矛盾依然突出,等等。
北京正处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社会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处在新旧理念更替、新旧动能转换的攻坚期,从过去的工作来看,转型是成功的。一是北京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正在加速形成;二是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正在逐步显现;三是高精尖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稳步提升;四是营善环境改善和政府效能提升的效应正在加速释放。总之,通过一减一增,北京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新发展理念在京华大地形成生动实践,在全国起到了首都的表率和示范作用。
三是做乘法,全面优化首都人才发展环境。
当前,北京可以在全面改善营善环境的基础上,全面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的活力,形成与营善环境改善相呼应的局面,形成综合效应和乘数效应。
现在,副中心建设的城市框架已经有序拉开,以重大项目落地为牵引,副中心各方面工作突飞猛进,日新月异、生机勃发。这让大家不约而同地提到一个问题:副中心工作千头万绪,当前制约副中心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最主要的矛盾是什么?或者说支撑未来副中心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的要素是什么?答案就是“人才”。要千方百计引进人才,要不遗余力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政府工作报告也多次谈到人才问题,比如,在中关村实施更大力度的国际人才创新改革政策;强化对人才的落户、教育、医疗、住房等服务保障;加快国际人才社区建设等等。
对国内各大城市的人才引进政策进行梳理,可以看到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大城市都出台了相应的人才引进政策。总体上,各大城市引进人才的主要措施是落户、给钱、给房、完善医疗、子女教育等服务。最主要的特点在于,大家最开始是盲目地抢人才,现在开始有意识地实行和本地区或城市的战略定位和目标相匹配的人才战略。比如说上海在院士、海外归国人才等高精尖人才引进上给的补贴额度很高;深圳、杭州更着重于招揽有相关专业知识的应届毕业生,包括具有专业技能和特长的产业工人,完善产业链对相关人力资源的需求。
对西方发达国家的人才引进政策进行研究,可发现在普遍实行国际移民政策的同时,特别注重适应全球性的人口老龄化的形势,在老年人力资源的二次开发和推动老有所为上下功夫。总体上讲,发达国家在老年人力资源开发上的主要措施,一是立法保障老年人的劳动权益。二是实行弹性退休制度。既包括弹性的退休时间制度也包括弹性的退休金制度,既鼓励延迟退休,也鼓励提前退休。三是老年教育和职业培训。四是改善老年人的工作环境。日本企业给老年人安排特定工作,会开发很多辅助工具,比如提重物就穿着特殊的工作服,重量就会减少很多,以及用机器人协助老年人工作等等,让这些工作适合老年人参与。五是社区和非政府组织参与。实际上,在新移民的教育、文化的融合、心理的疏导等这些方面,国外非政府组织有很多机制性的安排。
北京市从1990年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截至2018年底,北京市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总数占户籍人口总数的25.4%,处于中度老龄化阶段,并将加速迈向重度老龄化社会。现在北京户籍人口老龄化程度超过了25%,但是这个群体里有将近一半左右是属于60到69岁的年轻活力老人,下一个十年进入老年人阶段的就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在“十四五”甚至今后更长时间,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相应的制度安排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必须未雨绸缪。
基于此,在此提出关于优化首都人才发展环境的具体建议:
一、坚持差异化的策略。既不盲目“抢人”,也不盲目“轰人”。优化首都人才环境的根本目的是增强城市竞争力、挖掘城市发展潜力、激发城市内在活力。应该围绕着增强首都核心功能,提高“四个服务”的能力,构建高精尖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实行更加积极、开放、包容、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保持流动人口、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的合理结构,完善外国人居留政策,稳步提升人才国际化水平。
二、坚持综合推进的策略。既要眼睛向上,也要眼睛向下。实现引进人才与资本、自然资源等非人力资源的契合和可持续。在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同时,也要注重人力资源梯队和层次建设,完善人才生态圈。当前北京存在的一个情况是,随着非首都功能疏解,一些大企业产业链的上下游中小企业被疏解,人力资源出现断层,对企业的发展造成影响。在抓大放小的同时,一些配套的岗位人员流失严重。而深圳在引进人才政策中,就比较注重产业工人和产业链的培育,甚至与东莞等地区形成人才流动的协同效应。
三、坚持公平对待增量与存量的策略。既要眼睛向外,也要眼睛向内。现有人才也应该可以申请人才引进岗位,经过确定的程序享受引进人才的相关待遇。与此同时,更要聚焦人口素质提升,推进人力资源深度开发利用,最大限度提高劳动力供给质量。特别是要充分把握北京市老年人口中低龄老人数量多、素质高等特点,努力挖掘老年人口“二次红利”,《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对推动老有所为提出了明确要求,建议以2020-2035年为周期,制定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专项规划,推动建立终身教育机制,推动老年人广泛参与社会,实现老有所为的目标。
(本文系作者2020年1月12日在北京市第十五届人大第三次会议通州团全团会议上的审议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