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师范大学基地研究员 刘舒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风险和挑战。前进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越是激流险滩、负重前行,越是要守得住初心、担得起使命。这就要求我们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不断增强忧患意识和应对本领,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中磨砺初心。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面临的风险主要来自于政治、经济、科技、社会、外部环境等领域。这些领域的重大风险呈现出复杂性、多变性和严峻性等特征。复杂性意味着我们面临的风险不同以往,它不仅体现在局部的某一领域、某一方面,而是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方面,是一种全局性的风险。各种风险交织在一起,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了一个风险综合体。多变性体现了多种重大风险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地处于发展、叠加、转化的过程中。严峻性是对重大风险外部表征的一个总体性描述,它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遇到的重大风险不同于历史上的任何时期,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只有认清和抓住新时代重大风险的显著特征,才能真正认识到这次集中教育是一场“及时雨”,可谓正当其时。
就历史而言,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中不断磨砺初心,是党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战胜风险挑战中壮大的奥秘所在。在领导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与各种重大风险的顽强斗争中披荆斩棘,在一次次转危为安中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勇于斗争、善于斗争的优良传统和顽强意志。在领导建设时期,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阶段既取得了重要理论成果,也有很多经验教训。毛泽东在这一时期先后发表《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重要著述,体现了当时我们党高度重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并能够科学地提出相应的对策和解决办法。在领导改革时期,我们党充分认识到“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在这一过程中必然会遇到来自国内外、党内外的各种风险和挑战,只有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找准三者之间的平衡点,才能“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就现实而言,处在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就是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民族复兴的紧要关头,风险和挑战依然十分严峻,稍不留神就可能掉入别人精心设计的陷阱。如果应对不力,就很可能出现“黑天鹅”“灰犀牛”事件。同时,执政环境的变化使得党面临的执政风险前所未有,“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时刻考验着党的应变能力。因此,全党必须高度重视这些来自国内外、党内外的重大风险,不断强化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中继续磨砺初心,切实提高进行伟大斗争的能力和本领。
就未来而言,能否成功闯过新时代重大风险关,考验着中国共产党的长期执政能力,也考验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执政本领和担当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应对和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和挑战,关键在党。为此,必须要“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也就是说,要想在新时代继续担当好民族复兴的空前大任,每一位共产党人都要“经风雨,见世面”,充分展现共产党人的价值取向、政治定力和使命担当,心无旁骛地投身于这一伟大实践,在与重大风险的斗争中练就强大本领,锻造崇高品格。
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党的性质根本不同于“为少数人谋利益”的任何其他政党和政治组织,这就决定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在新时代,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常怀忧党之心、为党之责、强党之志,在各种风险挑战中不断磨砺初心、验证初心,这样才能永葆顽强的斗争精神,不断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能力,从而使我们党无惧任何重大风险,始终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