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讯(记者秦超)在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圆满结束之际,为促进中国与中亚和高加索地区的文化交流互鉴,推动高端人文平台合作,助力“一带一路”民心相通,“中国社科论坛--'一带一路'高端人文对话”于2018年6月14日在北京举行。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联合主办,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丝绸之路研究院、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等四家机构联合承办,共邀请国内外知名的智库、高校、政府工作人员、企业以及驻华使节等近200余人与会,围绕文明的包容与互鉴、民间外交与民心相通、国家形象与社会舆论、人文交流前沿问题等四个主题开展对话。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局长王镭在致辞中指出,中国和高加索、中亚国家的友好交往源远流长。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历史文献中,就有关于中亚和高加索地区的记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一带一路”倡议为发展中国家和中亚高加索国家关系揭开了新的篇章,带来了新的机遇。正如习近平主席曾强调,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在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中,需要不断增进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深化民众之间的心灵沟通,筑牢友好合作的社会根基。
当前中国和中亚高加索国家,已建立起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人文交流合作机制,各类文化年、旅游年、艺术节、体育赛事、青年交流、智库对话等精采纷呈,人文社会研究是人文合作的重要内容,深入开展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交流有利于各国之间互学、互鉴,实现互利共赢。
在“人文交流前沿问题”发言环节,原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强调,“一带一路”不仅仅是经贸之路,也是文化之路和人文之路。以中华文明和伊斯兰文明的交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首先不同的文化间要相互尊重,其次不同文化间要相互学习,最后不同文化间要相互包容。虽然中国和中亚、南亚、西亚、高加索地区人民在信仰、文化上有所不同,但并不妨碍我们相互间的合作,并不影响在一起工作和生活。这种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学习的文化交流合作,是今天我们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非常好的人文保证。
在“文明的包容与互鉴”发言环节,莫斯科高等经济学院教授叶卡捷琳娜在发言中指出,历史上中国和俄罗斯是友好的伙伴,凝结出了可贵的欧亚精神。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这种欧亚精神应该包涵三个要素。第一,平等对待所有的文化和文明;第二,共同致力于世界难题的解决;第三,相互尊重国家主权。俄中两国都尊重多极世界的规律,俄中两国一定会继续开展跨国的、跨区域的巨大欧亚地缘政治板块的深度协作。政治意愿的领导下,经过对于历史、对于当今世界、对于民族利益的深远思考之后所做出的决定会成为我们构筑我们共同希望所看到的未来的光明世界的坚实基础。
在“民间外交与民心相通”发言环节,格鲁吉亚农业部长顾问布特卡拉泽指出,中国和格鲁吉亚的友好交往的历史源远流长,而“一带一路”将这个数千年前的联系焕发出了新生。2017年,我们两国共同庆祝了两国建交25周年,两国双边关系在2017年底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格鲁吉亚赢得了自己的荣誉,赢得了同中国自由贸易的新的机遇。这就是“一带一路”带来的丰硕成果,带来的人民福祉。中国人民为我们建造了一条大路,中国的人民为我们建造了一条新的道路,是引向光辉胜利的道路。
在“国家形象与社会舆论”发言环节,中国社会科学院情报信息院院长张树华强调,“志合者不以山高深海为远”。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应该加强思想和智库的交流,为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努力。无论是大学,还是海外汉学家,我们都希望他们能向当地社会和知识精英,反映真实的、客观的、全面的、活生生的“一带一路”建设,成为构建“一带一路”的意见领袖,为构建“一带一路”提供思想交流和文化互鉴的中坚力量。
会议最后参会嘉宾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发表了不少卓有见地的观点。
[责编:刘冰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