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人民的、实践的、开放的理论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和《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
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光明网讯(记者蒋正翔 通讯员李艳)为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缅怀马克思的伟大人格和历史功绩,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教育部社科中心《中国高校社会科学》编辑部、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于5月9日在京联合举办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和《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学术研讨会”。会议由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教育部社科中心主任、《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辑王炳林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吴付来出席研讨会并致辞。
王炳林表示,今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国家举行了规模宏大的纪念活动,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表达了我们对马克思这一伟大思想家的致敬,也宣示了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以及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坚定。“这也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好、发展好、宣传好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王炳林强调,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们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而发展的历史,是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而丰富自己的历史。我们对马克思的最好纪念,就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共同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吴付来指出,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此次研讨会的召开对砥砺思想,研讨学术,隆重纪念马克思意义重大。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视野宏大、思想深刻、内涵丰富,通篇闪耀着真理的光芒——讲话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宣言书,是在新时代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行动纲领,为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传播、教学提供了基本遵循。吴付来强调,今天对马克思主义的最好纪念,就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课题首席专家梁树发认为,当前应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内涵的理解。在他看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内涵丰富的哲学基础,当前的研究任务就是对之加以阐释,尤其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思想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发展最新形态的阐释。他强调,要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指导,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内涵,并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五大发展理念”“治国理政科学思维方法”“以人民为中心”“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哲学内涵的主要内容。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哲学院院长郝立新以他刚刚结束的在德访学为例,同与会专家分享了在马克思故乡特里尔见证的铜质马克思雕像的揭幕仪式。郝立新表示,由中国著名雕塑家吴为山创作的马克思雕像在马克思的故乡揭幕,既表达了中国人民对马克思的敬仰之情,必将进一步推动中德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传播,也能够吸引更多的民众深入了解马克思本人和他的著作,有助于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普及和传播。对当前国内外掀起的“马克思热”现象,郝立新表示,“马克思热”现象表明马克思在当今世界的巨大影响力,“马克思主义不仅体现了学习和实践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学与理想相结合、坚持与发展相结合的特点,也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基础的重要方面”。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院长吴向东教授主要阐释了他对“马克思精神”的领会。他认为,“马克思精神”始终是理想的、批判的、吸收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并借用“不能没有马克思,没有马克思,没有对马克思的记忆,没有马克思的遗产,也就没有将来”表明马克思精神的重要性。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沈湘平以“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彻底性原则”为主题,指出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它的彻底性,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命力必须继承和贯彻马克思理论的彻底性原则。具体说来,就是以思想的方式把握时代的大逻辑;以人自身作为根本立足点奠基理论的彻底性;以有原则高度的实践来推动理论的彻底性。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树荫教授以“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的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中国”为思考起点,认为马克思主义改变中国的方式表现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是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逻辑和必然结果。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峰明分享了他对《共产党宣言》关于消灭私有制论述的当代价值的理解。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杨生平指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视野方案的提出,呼唤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话语体系的出场。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院副院长臧锋宇教授表示,马克思与中国命运、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之间的相互关系启示我们,要把对马克思主义的文本解读与中国实际问题相结合。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郗戈以“世界历史理论”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题展开论述。他认为,“世界历史”“全球化”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间的紧密相连,呼吁加强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理论依据的研究工作。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侯衍社教授作总结性发言。他表示,本次研讨会集中体现了对如何树立和进一步巩固“四个自信”的深入探讨,表现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觉学习、深入思考和认真贯彻。他认为,对马克思主义的自信是“四个自信”的基础和前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和高度自信。
教育部社科中心《中国高校社会科学》编辑室主任王群瑛、总编室主任毛殊凡,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秘书处副处长郑丽平,教育部社科中心《中国高校社会科学》历史学编辑李光伟、文学编辑李彦姝、哲学编辑吕妍凝,以及来自光明网、中国社科网的媒体代表参加了研讨会。
[责编:李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