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讯(记者刘丹)4月21日至22日,“十九大的世界影响与意义——‘中国方案’与全球治理”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财经大学召开。来自复旦大学、同济大学、日本一桥大学、英国伦敦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韩国成均馆大学、哈萨克斯坦欧亚大学、乌兹别克斯坦总统战略研究所、俄罗斯克里米亚联邦大学等40余所国内外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出席了活动。上海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陈宏出席论坛并致欢迎辞,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原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副局长、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国祚出席会议并作开幕式主题发言,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章忠民主持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本次研讨会共聚焦“中国方案”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全球治理改革、“一带一路”与区域合作发展、全球治理与世界发展新战略、“中国智慧”引领全球治理新模式、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六个议题。
与会专家学者合影
围绕“中国方案”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议题,与会学者主要阐述和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危机问题、“中国方案”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问题以及世界秩序再造问题等。鲁品越教授认为,在全球化时代分析资本主义问题,仍然需要从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这一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出发,剖析资本主义的全球霸权秩序。章忠民教授则着重强调从现代化、现代化道路的比较中去探寻中国现代化道路选择的必然性、现实性和可借鉴性,揭示“中国方案”的生发过程与深刻内涵。日本一桥大学Watanabe Masao教授主要从帝国主义论出发,分析全球化时代帝国主义的庸俗化和美国帝国主义的本质,重点要研究美利坚帝国主义中的金融主义。张国祚教授主要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看待社会主义”展开讨论,充分说明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胡键研究员主要从国际体系的角度展开“中国方案”建设,并回应了霸权问题和软实力建设问题。曹泳鑫研究员重点分析了等级秩序与平等主义秩序之间的关系。高国希教授主要从世界视野阐释了中国的价值建设问题等等。
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全球治理改革和“一带一路”与区域合作发展议题,与会专家主要讨论了中国现代化的战略理论和实践、马克思主义世界理论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具体合作与实践等议题。其中,周智强教授主要围绕新发展理念,讲述现代化过程中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陈大文教授对法治建设给予详细阐释说明。张桂芳教授聚焦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金瑶梅教授则主要阐释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示范效应。英国伦敦大学Dic Lo、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Viacheslav M. Shavshukov、韩国成均馆大学An Yuhua等教授,主要围绕金融治理展开全球体系的讨论与分析。哈萨克斯坦欧亚大学Serik Makysh、哈萨克斯坦欧亚大学Baurzhan Tolysbayev、乌兹别克斯坦总统战略研究所Turaeva Dilfuza、俄罗斯克里米亚联邦大学Kravchenko Larisa、俄罗斯克里米亚联邦大学Gindes Elena等教授和上海财经大学刘晓音博士,主要围绕“一带一路”倡议的具体合作实践,讨论如何进一步加强国别合作实践。
围绕全球治理与世界发展新战略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等议题,与会专家主要讨论了中国国际战略目标、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国际治理体系变迁以及中国发展等问题。徐家林教授、孟志中教授、陈艳宇教授等主要从世界发展新趋势和国际治理体系变革视角,阐释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国际战略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问题;张远新教授、蒋君仙教授等着重分析了“一带一路”等相关议题,特别是聚焦于国际国内反响和具体合作实践;叶正茂教授、朱成全教授、刘光峰教授、姜国敏老师等分别从共享、“四个伟大”、党建、“社会革命”等具体话题入手,分析了中国的战略建设问题。
会议最后聚焦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汪青松教授阐发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性,充分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中国意义和世界价值。马拥军教授则主要从高级需要的角度,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与非物质生产的重要性及其积极建设。另外,在“中国智慧”引领全球治理新模式(学生分论坛)讨论中,来自国内外的研究生分享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等相关话题,充分认同中国方案的世界意义,以及中国在引领全球治理方面的角色和作用。
最后,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章忠民教授对本次会议进行了系统总结评述。
[责编:李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