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智慧对接“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年度报告(2018)》发布会暨专家研讨会在京举行
光明网讯(记者赵宇)3月25日,《“一带一路”年度报告:智慧对接(2018)》发布暨专家研讨会在商务印书馆举行。活动由一带一路百人论坛、商务印书馆共同主办,河南航投、《丝路瞭望》协办。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出版部主任刘祚臣,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主任、“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秘书长金鑫,外交部国际经济司参赞刘玉印出席会议并分别作主旨发言。来自中联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察哈尔学会以及权威智库和相关企业的10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与会嘉宾围绕“一带一路”“以理服人”、“一带一路”“以例服人”两个话题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和研讨。
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教授、《“一带一路”年度报告》主编赵磊表示,在 2013 年 9 月,“一带一路”还是一个看似比较“缥缈”的中国倡议,但站在五年后的今天,特别是以 2017 年 5 月为节点,“一带一路”已经成为“扎实”的国际共识。在“黑天鹅”事件频发的当今世界,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凝聚了全球智慧,为经济失势、政治动荡的世界注入了更多“光明”的确定性,彰显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在他看来,“一带一路”最初进入人们视野的,往往是有形的道路、桥梁、港口等基础设施,但如今这一倡议日益体现在标准、理念、文化、价值观、话语权等无形的人文层面上,并进而有效打造、助推“通心工程”。
以理服人:顶层设计日趋完善,理论研究更加关照实践
“一带一路”倡议先后被写入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十三五规划、十九大报告和党章,以及联合国决议。此外,中国还首次提出“空中丝绸之路”、“冰上丝绸之路”等设想。可以说,一带一路”的顶层设计日趋完善。
在“一带一路”倡议进入全面落实阶段后,有必要全面总结“一带一路”建设前期项目进展现状与经验,展现收获成果,凝聚合作共识,巩固合作态势。针对中国“一带一路”建设前期项目情况,赵磊教授与走出去智库合作设计了中国“一带一路”早期项目评价指标体系,该报告以“五通”为主线,从硬联通和软联通两个维度,提出国内首个“一带一路”早期项目动态评估指标体系,涉及6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81个三级指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推进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对策建议。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经济学教授、海上丝路研究中心主任何帆等执笔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现状、机遇、问题与应对》,针对国外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怀疑和误解,以四个地区 21个国家为样本进行研究,力证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的终极目标,在于通过加强区域合作的方式,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民间外交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李新玉以美国嘉年华集团旗下的“盛世公主号”率先开辟海上丝绸之路航线为例,强调推进“一带一路”必须用好民间外交,讲好中国故事,以诚感人、以心暖人、以情动人,从而促进民心相通,向世界展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开放、友好的中国,在润物细无声中扩大我们的“朋友圈”。
以例服人:重大项目成果不断,“一带一路”联通世界
中铁二局集团副总经理崔江利重点介绍了中铁二局埃塞俄比亚市场和亚的斯亚贝巴轻轨项目实施情况。他以一个个鲜活案例,讲述了中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遇到的风险和机遇。他建议,中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要更多推进深层次合作,抱团出海,形成优势,实现共赢。
深圳地铁集团运营总部线网管控中心总经理谷素斐以埃塞俄比亚轻轨项目、越南河内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以色列特拉维夫红线项目为例,分享了深圳地铁在海外项目中的经验,以及在“走出去”过程中找到的创新之路——以国际化人才推动海外项目、以本土化策略参与国际市场、以全球化视野提升品牌竞争力。她最后强调,企业跨国经营并不只是为了图“一时之利”,也不是国内经营的“替补”或“备胎”,企业国际化需要持续不断地探索与实践方能成功。
在陆上和海上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格局的同时,河南企业另辟蹊径,选择向“天”突破,在“空中丝绸之路”建设上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河南民航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明超在发言中介绍,开航至今,卢森堡货航在郑州航线累计共执飞1637 个航班,累计国际货运量27.5 万吨,取得“4 个第一”的好成绩。累计国际货运量、国际货运航线数、航班数量、国际通航点等多项主要指标居郑州机场首位。他强调,以郑州—卢森堡空中货运大通道为基础,豫卢双方不断开辟更多领域的合作,探索出了投资与贸易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技术引进与培育新兴产业相结合的“卢森堡模式”。
在新书发布环节,赵磊表示,推进“一带一路”要以理服人、以利服人,讲“一带一路”要有摸得着的“红利”,还要以“例”吸引人,这个“例”是案例,要总结一批鲜活且有说服力的案例。作为一带一路百人论坛研究院与商务印书馆联合打造的精品图书,《“一带一路”年度报告》始终坚持聚焦中国城市案例、企业案例,希望通过鲜活的案例,增强国人参与“一带一路”的信心,增强国际社会接受、认同“一带一路”的程度。赵磊介绍,《报告》是国内首份、也是唯一一份与“一带一路”相关的年度报告,2017年5月,《“一带一路”年度报告(2017)》成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上会书籍。此外,《报告》每年聚焦不同主题和内容。如果说《报告》(2016)重在“以理服人”,《报告》(2017)凸显“以例服人”,那么《报告》(2018)则是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实践中的智慧亮点来呈现年度成果,进而通过“智慧对接”夯实这一伟大事业。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一带一路百人论坛专家委员会委员王文,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总监、公共政策学系教授李芝兰,网龙集团轮值CEO熊立,广西柳工机械股份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罗国兵,山东省诚信行集团董事长王鸿杰等专家分别在会上发言。商务印书馆总编辑周洪波,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员、一带一路百人论坛专家委员会委员赵明昊,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一带一路百人论坛专家委员会委员许维鸿分别主持主旨发言、专家研讨会和新书发布等环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中青网、广东广播电视台北京节目制作中心、中国文化交流网等媒体对会议进行了专题报道。
【背景资料】一带一路百人论坛介绍
一带一路百人论坛(OBOR100),组建于2015年5月,由政府官员、企业家、专家学者、媒体从业者等各界精英组成,基本定位是要打造“一带一路”的“网络型智库”、“智慧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年,百人论坛举办了三届年会、一次高峰论坛,出版两本年度报告,开展多次海外调研,举办多次沿线国家专家的访谈和交流活动。行程遍布澳洲、亚洲和欧洲,线上线下活动不计其数。“白话‘一带一路’”、“痛点经济学”、“文化经济学”、“‘一带一路’智慧园区(智谷)”等百人论坛产品深受社会瞩目,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一位智库专家对百人论坛这样评价:如此壮观、齐整地研究一个专项问题的智库,在国际国内都是非常少见的。
2018年2月,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研究中心发布《2017中国智库报告》影响力评价与排名,一带一路百人论坛入围“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新智库提名。
2017年11月15日,西部地区首家以大数据为支撑的智库报告《中华智库影响力报告(2017)》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学术报告厅发布。一带一路百人论坛位列社会智库影响力第六位。
2017年10月12日,发改委国家信息中心发布《“一带一路”大数据报告(2017)》,一带一路百人论坛位列社会智库影响力排行榜第六位,多位专家入围“一带一路”发声最多的专家。
2016年10月26日,一带一路百人论坛入选首批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名单,在社会智库MRPA测评综合分排名第四。2016年10月28日,发改委国家信息中心发布了《“一带一路”大数据报告》,一带一路百人论坛入选“一带一路”重点智库,多位专家入选“一带一路”发声最多的专家。
2016年11月5日,由一带一路百人论坛和商务印书馆共同发起的“一带一路百人论坛研究院”在北京成立,研究院的研究员均由持续专注于“一带一路”研究的八零后中青年骨干学者担任,体现了“一带一路”百人论坛在学术梯队建设上的独特追求。
2015年3月28日,国家《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文件发布。为了纪念这个特殊日子,一带一路百人论坛与商务印书馆将每年的年度报告发布会固定每年的3月份召开。
2016年3月28日,国内首部《“一带一路”年度报告:从愿景到行动》发布会暨百人论坛专家峰会举行。与会嘉宾围绕“一带一路”智库的建议、“一带一路”企业的视角、“一带一路”学者的声音三个主题进行研讨。
2017年3月28日,第二份年度报告《“一带一路”年度报告:行者智见》发布。报告视角独特地反映了中国城市和企业在“一带一路”实践过程中的各类成功案例,进而生动昭示了“一带一路”可预期、可复制、可推广的美好未来。
[责编:郑芳芳]